中华圣贤经典——仁-第四章 以友辅仁:社会交际中达仁之道

中华圣贤经典——仁[电子书]

庄子是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避乱迁至宋国蒙城(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庄子文采更胜老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诸子之言:

关于交友,春秋时燕国乐毅说:“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而《说文解字》中对朋友的解释是:同类曰朋,同志曰友。此二者和庄子的君子论相比要等而下之。司马迁也在《史记》中说:“君子,一生一世,乃见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既然君子难求,不妨交一些世俗的朋友。当然,择友宜慎,西汉扬雄说两类朋友不可交:“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隋末大儒王通也说:“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唐代诗人贾岛有诗为证:“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延伸思辨:择友宜慎

以义择友,乃君子之交;以利结朋,则小人之交。在中国浩若繁星的文学作品中,写得最多的除了爱情,就是友情。《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自古以来妇孺皆知,取的就是“志同道合”。想刘备,一介村夫,文不如诸葛,武不敌关张,却能在激烈的军阀争斗中屡败屡战,最后三分天下得其一,离不开身边朋友的扶持。当然,像刘、关、张这样的异姓兄弟、真心朋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不多,所以才会千古流传,令人称羡。于是,古人就有了“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的感叹。

一个人交朋友,不一定非要生死之交,刎颈之情。因为,在价值取向日益变化的今天,要交一个“虽百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闻有谤之者,即多为辨析而后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为筹划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的朋友,可能已比较难求了,中国千百年来所推崇的“义”,到如今这个时代似乎有了新的涵义。所以,一个人交朋友,就不必用太高的标准来要求对方。“理解”才是朋友相交的基础。“赏花须结豪友,登山须结逸友,泛舟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捉酒须结韵友”。与各个层次的人士交朋友,能开阔人生,增添情趣,认识社会。“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只要大家性情相投,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语言和兴趣,就可以交个朋友,并应尽力维持这友谊。“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惟如此,才能圆满地享受人生。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交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对方的人品。人品低下不能交,狐朋狗友不能交,酒肉朋友不能交,势利小人不能交。因为,人品低下的人,尽管在某一方面有可交之处,但这种人自私、心胸狭隘,你若与其交朋友,最终一定会有不愉快的结果。至于狐朋狗友、酒肉朋友,那不过是在某种利益维系下的交往,一旦这种利益不存在了,就会“树倒猢狲散”,只留下一些气愤和无奈。而势利小人就更不可交了,这种人卑劣、丑恶,朋友在台上或有权有势时,他会与朋友亲热无比,但是当他感到朋友对他无用时,就会离朋友而去,甚至把出卖朋友作为进见新权势者的礼物。

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交得好,会得到事业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慰藉。交得不好,常常会有麻烦,甚至引出无数遗憾。所以,当有人带着某种目的与你“交个朋友”时,你千万别被那种表面的热情、豪爽而迷惑,而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多看一看,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可不可以深交。如果人品低下,就不与之来往,免得日后生变。一旦没有看清而交了朋友,在认清其本来面目后,就应该“戛然而止”,并在人前永不提起此人,以免引起是非。而对那种真正值得深交的君子,就一定要珍惜朋友间的感情,使这份友谊天长地久,牢不可破。

精彩典故:

吕元应观棋知人品

朋友不仅是人生路上同行的伙伴,而且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此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洛阳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共同下棋的食客。吕元应常与食客下棋。谁如果赢了他一盘,出入可配备车马;如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投宿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