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十三强迫睡眠

海底两万里[电子书]

“好啊,”我应答着,“可是,‘鹦鹉螺’号却是另一个世界。‘鹦鹉螺’号学者的秘密是不会传到陆地上去的。”

“您说得对,教授,”尼摩艇长沉默片刻后对我说,“这是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陆地毫不相干,正如陪伴着地球围绕太阳转的那些星球之间的关系。土星和木星上的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将永远没有人知道。不过,既然命运把我们俩巧妙地连在一起,我可以把观测的结果告诉您。”

“艇长,您说吧,我听着呢。”

“教授先生,您知道,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海水的密度并不是一样的。比方说吧,我把淡水的密度看做一单位,那么,大西洋海水的密度就是一又千分之二十八个单位;太平洋海水的密度是一又千分之二十六个单位;地中海海水的密度是一又千分之三十个单位……”

“啊!”我想,“尼摩艇长去过地中海冒险?”

“伊奥尼亚海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位于意大利南部和希腊之间。海水的密度是一又千分之十八,亚德里亚海位于意大利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为地中海的一部分。的海水密度是一又千分之二十九。”

很明显,“鹦鹉螺”号并不躲避船只来往频繁的欧洲海域。我得出结论,“鹦鹉螺”号将会把我们也许是在不久之后带往文明程度较高的大陆。我想,如果尼德·兰得知这个情况,一定会喜出望外。

接下来的好几天时间,我们整天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测量不同深度海水的含盐量,海水的感电作用,海水的颜色,海水的透明度。在实验过程中,尼摩艇长充分发挥了他的创造力,同时充分显示了他对我的好感。在此后的好几天里,我没有再见到尼摩艇长,在潜艇上,我又变得孤零零了。

1月16日,“鹦鹉螺”号像是在海洋波涛下几米的地方睡着了。“鹦鹉螺”号的发电机组停止了运转,螺旋桨也停了下来,潜艇就在水下随波逐流。我猜想船员们正忙着进行内部维修,因为机器剧烈运转后需要维修。

这时,我和同伴亲眼目睹了一番奇异的景观。客厅舷窗水晶玻璃外的防护板敞开着,“鹦鹉螺”号上的探照灯没有打开,四周海水一片混沌阴暗。浓云密布、暴风雨来临前的那片昏暗的天空,只给海洋浅层水域洒下昏暗的光亮。

我就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观察着海里的情况,最大的鱼在我看来也只是模糊不清的暗影。突然,“鹦鹉螺”号周围的水域变得一片光明。起初,我还以为是潜艇打开了探照灯,将电光投射进海里。我错了,经过短暂的观察之后,我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鹦鹉螺”号此时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磷光显得格外灿烂夺目。这些磷光是由无数会发光的微生动物产生,当磷光照射在潜艇的金属板时,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惊奇地看到在明亮的水域里发出阵阵的闪光,犹如从炽热的熔炉中熔化出来的铅块,抑或是被烧得红里泛白的金属块;由于位置上的相对关系和对角效果的差异,使得水里某些明亮的地方也变得暗淡无光,而原有的阴影倒似乎应该是不存在的。不!这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灯发出的柔和镇定的光线!这里面是有着一种非比寻常的生命力与运动力!人们可以感觉到,这种光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光波!

其实,那是深海中无数的纤毛虫类、粟粒状夜光虫无穷无尽的集聚,是名符其实的小透明胶质球,它们的触须如丝一样纤细。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生动物的数量甚至高达25000个。又由于有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以及浸满被海水分解的有机物的泡沫,而且还有鱼类分泌出来的黏液,和所有其他会发磷光的植形动物所产生的那股特殊的微光,使得纤毛虫类、粟粒状夜光虫的光变得更强更亮。

一连好几个小时,“鹦鹉螺”号在闪烁生辉的波涛里漂浮。每当我看到像蝾螈一种双栖动物,形状像蜥蜴。这样的大型海洋动物在那里嬉戏的时候,更是赞叹不已。在那发光但不灼热的火光中,我还看到几只美丽漂亮但行动迅速快捷的鼠海豚——海洋之中永不知疲倦的丑角,还有数条长达3米的剑鱼(它们能聪明地预测大风暴)有时用它们那巨大的剑锋冲撞着大厅的水晶玻璃。接着,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些身材较小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鳞纯,还有活蹦乱跳的鲭鱼,人头形的狼鱼,以及上百种叫不出名的鱼类,它们在明亮的水里戏耍,划出一道道奇异的斑纹景象。

眼前这光辉夺目的景色简直是人间奇观!或许是这环境中的某些条件变化使这种现象增添了几分诱惑力,抑或是海平面上下起了暴风雨。无论如何,在海平面下几米以下的水层,“鹦鹉螺”号并没有感觉到风暴所致的惊涛骇浪情景,而是在平静的海水之中,悠闲地摇摆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