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法

作文书:《记叙文写作方法大全》[电子书]

  细节描写法,是指对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生活中的细微小事等细致入微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法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运用细节描写法,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细节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细节还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
  例如,茹志鹃的《百合花》(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运用细节描写法两处写到了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前呼后应,把通讯员天真、纯朴、面临战争不紧张、热爱生活、爱好自然等品性活生生地写出来了。此外,通讯员肩上撕破大洞,新媳妇准备缝,通讯员不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无比悲痛和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优秀例文
  
  我眼中的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今天要来啦!”这个消息在好几天前就在我们俄语班炸开了锅,我们一直希望这位外籍教师能早日和我们见面。今天呀,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
  外语课铃一响,十六个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好了。我脑子里不禁想起了昨天大家七嘴八舌地对这位未见面的柳德米拉作的想象:
  小丽说:“她一定很胖,苏联妈妈都是很胖的。”说着用手在腰那儿围了个大大的圈。
  “我们和苏联的风俗习惯不同,不知她喜欢不喜欢中国。”于杰晃着头说。
  “我看,她会瞧不起这儿的,黄浦江多脏,苏州河多臭,说不定没两天她就飞回去了。”金茜发表了一通演说。
  正想到这儿,从教室门口走进了教我们外语的徐老师,她的身边站着位小巧的金发蓝眼的妇女。出于课代表的条件反射,我立刻把思路拉回来,口里蹦出了:“Bemanbb!(起立)!”十六位同学齐唰唰地站直了。徐老师脸上挂着笑,似乎很满意。她昨天千叮咛万嘱咐了这一条。谁知柳德米拉忙笑着说:“Lagunecb,Lagunecb(坐下,坐下)!”接着又操着纯正的莫斯科口音自我介绍了一下。她毕业于普希金语言学院,头一歪,说:“你们干吗那么紧张呀!怕我吗?我是一点也不可怕的嘛,在家里我儿子沙萨更不怕我哩。”大家都笑了,原先有些凝固的空气活泼了。小丽在下面悄悄对金茜说话,也许在说她并不胖。于杰正盯着柳德米拉看,似乎在想,她还是很随和的哩。接着我们一个个自我介绍了一下,当我说到我是课代表,愿意协助她工作时,她紧握着我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她的眼中充满真诚和友谊。这一节课很愉快,下课后,大家还拿着柳德米拉送的明信片,指着上面的图案向她询问。柳德米拉都耐心地一一作答,大家听不懂的,她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来,还问“像不像?”大家都高兴极了。
  我不太会轻易给一个人下断言,可和柳德米拉长期接触下来,我眼中的她是个随和、有趣、朴素,对中国又有着好感的人。有一次,我们谈到了黄浦江,她说:“以前呀,我们莫斯科也是很脏的,经过工程师和专家的努力,才清洁。所以,我相信黄浦江一定会变清。将来,我要去钓鱼。”我们笑了,并答应将来和她一起去。柳德米拉对中国古老传统的物品有着极大的兴趣。有一次为了研究香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她把一个香袋给拆了。结果我们做了一个更漂亮的送给她,她视为珍宝。她还爱中国的小吃,用起筷子来十分自如。可惜就是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我私下用十分钟教她说会了“你们好”。第二天,她上课时对大家生硬地说:“你——们——好!”大家都呆住了,我心里暗自得意,接着大家都鼓起了掌,柳德米拉甜甜地笑了,还冲我眨了眨眼。柳德米拉的衣着却很普通,她对学校每个老师都打招呼,有一次还和我们一起打球。
  柳德米拉对工作是相当负责的。有一次为了给我们放幻灯,又怕我们的机器不好使唤,硬是自己提了个高级幻灯机来。我们劝她以后别这样了,她硬说:“没有关系的。”
  最近学校搞外语会演,我们为了夺冠军,全力以赴。柳德米拉从各方面弄来材料让我们排练,在排练时,她几乎天天来校,手把手教我们。可在会演前一天,圣诞老人的帽子还没着落,柳德米拉说:“我去办。”于是,她连夜做了顶红帽子,第二天赶在演出前送来了。我们感动极了,表演时个个都很认真。果然,我们得了第一名,于是都奔向柳德米拉,又是跳又是笑,又是叫“乌拉!”柳德米拉被我们感染了,也和我们一起跳,一起叫。她的声音溶在了我们中间,是那么和谐而动听。(佚名)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细节描写法,描写了外籍教师柳德米拉诸如送给同学明信片、研究香袋、学说中国话、做汇演用的圣诞老人的帽子等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普通细小的事情,然而在这些细小普通的情节描写中,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跳一叫,都显示出了这位外籍教师对中国的友好和深情。真可谓是细微末节见真情。(方兴)
  
  
  
  • 下一篇 细处摄神法
  • 上一篇 弯弓不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