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音绘声法

作文书:《记叙文写作方法大全》[电子书]

  摹音绘声法,是指通过声音描写来逼真地反映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摹音绘声,一般通过象声词或其他修辞方式刻画声音,如用“呼呼”形容风声,如用“蛙声像鼓点”的比喻来描写青蛙的声响。或者通过别的事物反映去表现声音,如写人用双手捂住耳朵,去表现声音的刺耳、嘈杂。
  例如,鲁彦的《听潮》(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就是运用摹音绘声法写成的以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时的海,把它称作“伟大的乐章”。“海在我们脚下沉吟,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起来,发出汩汩的声音……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
  作者对潮声作出的那一往情深的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正是源于作家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

  优秀例文

  晨曲

  我四叔家在湖南株洲县的一个山窝里,他家三面是山,一面是冲,连电视也仅能收到株洲台的节目,中央台只能听声,没有图像,因为高山挡住了电波,至于想看场电影必须跑几十里地,但是那里却有许多的歌唱家,天天免费演唱让人难忘的晨曲。
  每当天空出现鱼肚白,夜色还很浓的时候,我都怀着好奇的心,跑到庭院里欣赏歌唱家的表演。
  “哇——哇——”首先出场的是乌鸦这些不大高明的歌唱家。它们十几只一伙,在朦胧的晨光里从高空飞过,边飞边唱。一会儿,它们黑色的身影就与还没褪尽的夜色融为一体,什么也看不见了,只留下“哇哇”的歌声在空气中颤动着,也随着晨光的到来慢慢消失了。
  东边天空涌出一小片黄黄的朝霞,慢慢地淡黄变浓,转成桔黄,由桔黄变成金红。原来发黑的树林变成深绿、碧绿,在树顶上还镀着一层红晕。这时,林子里演唱的歌唱家也增多了。没来四叔家时,我以为鸟儿也像人一样,到点就起床,上班的匆匆去上班,上学的匆匆去上学。到四叔家没几天,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鸟儿的起床是分先后的。我每次几乎总是先听见乌鸦叫后,接着是一种不知名的小鸟,它“唧历历”“唧历历”地鸣叫,然后是檐前的麻雀醒了。它们飞到屋坪的老梅树上,唧唧喳喳,喳喳唧唧,又蹦又跳,不时还偏着小脑袋往窗口里瞧瞧,好像是看屋里的人醒没有。山雀被它们吵醒了,站在梅树顶上“呷呷”叫唤,叫一声,还翘翘尾巴。
  太阳刚在两个山峰的中间露出红扑扑的脸孔,林子里就响起一串响亮、动听的歌声:“布谷,布谷,快快布谷。”那是布谷鸟,我几乎天天听它唱,但一次也没看见过它的模样。它的声音像是命令,没叫几声,村里家家的房顶上就冒出青色的炊烟。山坡上也传来哞哞的牛叫,各种各样的鸟儿也争先恐后地唱起来,形成了一支大合唱。这才是动听的晨曲。
  只有斑鸠最懒了,直等到太阳升起老高,它才“咕咕”地叫着,并边叫边飞向那金黄的稻田。一天,它刚飞到稻田上空,正要往下落,忽然那儿发出轰隆的巨响,吓得斑鸠赶紧失魂落魄逃回树林。
  怎么回事?我跑过去一看,那是四叔在打稻谷,不知他是什么时候起身的,稻子已割倒了一大片,他抱起一捆稻子,向那飞转的带齿的大滚轴上一放,哗哗哗,稻草抖动着,发出沙沙声,金黄的稻谷喷洒着,那声音又大又和谐,立刻盖住了牛鸣、犬吠、鸟叫,一股巨大的声浪在山窝窝里回荡。
  看着稻谷堆像小山一样直往上长高,听着那轰隆隆、哗哗哗、沙沙沙的混合声响,忽然,我觉得这是真正的晨曲。
  离开四叔家已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了,可我老是忘不了那些美妙的晨曲!(佚名)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摹音绘声法,既描绘了自然界鸟儿的晨曲,又描绘了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晨曲,两者相互配合,奏出了动听的晨曲。文章为了摹音绘声,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运用这些象声词摹音绘声,生动准确。(范恒)
  

  
  • 下一篇 曲径通幽法
  • 上一篇 随物赋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