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应半途而废,置《浮士德》的第二部于不顾,虽然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要真正读懂它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阅读前作充分的思想准备,有进入深山探宝的地质工作者一般的正确态度。
现代阐释学(Hermeneutik)告诉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程度,主要决定于阅读者本身的“先结构”,即所谓“先见”、“先知”、“先有”等等。拿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决定于读者本身已有的文化修养、人生阅历以及阅读欣赏的训练。读者的“先结构”离作者越近,阅读理解的障碍就越少。这儿所说的理解,自然是广义的,多方面的,审美鉴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我们的“先结构”,离生活在18、19世纪的德国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是遥远又遥远的。要想阅读欣赏他的毕生心血凝聚成的宏伟巨著《浮士德》,我们别无它法,唯有尽量完善自身的“先结构”。具体地讲,我们必须对诗剧中所涉及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乃至神话传说等等,尽可能增加了解。
再者,要想读懂并且欣赏《浮士德》这部内涵无比丰富的“智慧之书”,除了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定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方法得当。最重要的,似乎是应该遵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弄清楚《浮士德》的“字面意义”即它的具体故事内容,然后再深入考虑其它方面。当然,这儿所说的易也是相对而言,用诗剧形式写成的《浮士德》的“字面意义”与其说多么明了,倒不如讲仍然颇为费解。下面先给诗剧的结构、内容勾勒出一个轮廓,以方便读者找到深入堂奥的路径门道。
《浮士德》的故事内容并非全部出自诗人歌德的创造。早在16世纪以前,德国就已流传着许多关于浮士德博士以及与他类似的奇人异士的传说。这些传说不仅搜集整理成民间故事书大量出版,编成了木偶戏四处上演,还引起歌德之前的一些杰出作家的注意。例如英国剧作家马洛(Christpher Marlowe)和德国启蒙思想家和作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等,都曾写过以浮士德博士的传说为素材的剧本。歌德儿时就在市集上看过演浮士德离奇经历的木偶戏,稍长又在父亲的藏书中读到有关的民间故事书,对那位非凡的博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还不满20岁,歌德已决心改写浮士德的故事,并开始构思和安排情节;但他最后完成这件工作,已是82岁高龄。歌德把写诗剧《浮士德》视为自己的“主要事业”,为之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再者,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也实有其人。在16世纪或更早一点的德国,确曾出过一位浮士德博士。据传他是个很有能耐的炼金术士,为了获取知识、权力和享受,竟然写血书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最后果真被魔鬼抓进了地狱。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浮士德博士实在是个既神秘又可怕,然而却极富吸引力的人物,所以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才经久不衰。只不过真正发现他的巨大意义和精神光彩的,是莱辛、歌德等一些本身就思想先进和具有反叛精神的作家。因为,16世纪,尽管欧洲大陆上空已映照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曙光,马丁·路德已发动了影响全欧的宗教改革(1512),但是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仍未能动摇德国顽固而强大的封建统治,社会仍处在中世纪的黑暗蒙昧状态中。在当时的德国,敢于以非常的手段追求财富、知识、权力和享受的浮士德,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先进的离经叛道者。具体地讲,他所从事的炼金术,不是一种为获取财富而进行的原始科学实验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不是对宗教这一封建统治支柱的背叛和亵渎么?至于他的冒险精神和义无反顾的勇气,更堪为创业初期的资产阶级的榜样。
也正因此,对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和诗人歌德,传说中的浮士德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但是另一方面,他对这个人物暧昧神秘的形象特别是最后下地狱的悲惨结局,却非常之不满,所以决心加以改写。经过他充实和提高,故事也更加动人,更加富有深义。事实是,歌德的《浮士德》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且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
《浮士德》分为两部,第一部共计24场,分场不分幕;第二部则为5幕17场。在第一部的剧情正式展开之前,我们还读到一段《献词》和两个序幕。《献词》大约作于1797年歌德正式开始写《浮士德》第一部时。他当时48岁,想到自己的“主要事业”屡作屡辍、完成无日,故旧挚友如赫尔德尔等多已谢世,不禁感慨系之;《献词》可以说是作者下决心继续写《浮士德》的抒怀和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