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旅行,照例用两匹马换着骑,两匹骡驮着书跟在后面。到了险要的地方,便找些老兵退卒,问他们长短曲折。倘若和以前所耳闻的不合,便就近到茶坊里,打开书对勘。倘若经行平原、大野,没有可以留意的地方,便在马上嘿诵经书的注疏。又欢喜金石文字,凡走到名山、巨镇、祠庙、伽蓝的地方,便探寻古碑遗碣,拂拭玩读,钞录大要。他著作的资料,多从旅行时实地勘察得到,不是一般著作家闭门造车可以比得的。
清廷因纂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朝中大臣屡欲推荐,先生都以死坚拒。有来求墓志碑铭的,先生谢却之,说道:“文不关于经术政理之大,不足为也。韩文公起八代衰,若但作《原道》《谏佛骨表》《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诸篇,而一切谀墓之文不作,岂不诚山斗乎?今犹未也!”先生甥徐乾学兄弟,替先生买田置宅,屡次请先生归养,先生不肯。他的夫人死在昆山,亦只寄诗挽她。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九日,卒于山西曲沃韩旬公家,年七十岁。无子,立侄衍生为嗣。从弟严,奉他的丧归葬昆山千墩地方。弟子潘耒,将他的遗书刊行。
三、亭林先生的著作
《日知录》三十二卷,《补遗》四卷 此为亭林一生精力所集注的著述。他自己说:“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与《友人论门人书》);又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可以见它的重要。大约,前七卷是论经义的;八至十二卷是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杂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道:“亭林学有本原,博赡而能通贯。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杨慎、焦竑诸人,偶然涉猎,得一义之异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黄汝成集释本最好。
《音学五书》三十八卷 此书凡分五部:一、《古音表》三卷;二、《易音》三卷;三、《诗本音》十卷;四、《唐韵正》二十卷;五、《音论》三卷。其《自序》说道:“此道之亡,盖二千有余岁矣。炎武潜心有年,既得广韵之书,乃始发悟于中而旁通其说。于是,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正沈氏、唐人之失……自是六经之文乃可读。”又《与人书二十五》说道:“某自五十以后,于音学深有所得,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可见这书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 此书是取史书、实录、图经、说部、文编、邸抄凡有关于国计民生的,随读随录;并以游历时实地的观察斟酌损益,凡二十年得到的结果。规模极大只可惜没有成为定稿。
《肇域志》一百卷 这书是《利病书》的副产品,于考索利病之余,参合图经而成的。没有刻。
《金石文字记》六卷 亭林性好金石碑版的文字,到处搜访。说:“在汉唐以前者,足与古经相参考;唐以后者,亦足与诸史相证明。”此书所录汉以后碑刻共三百余种;每种各缀跋语,述其本末、源流,辨其伪误,极为精核。
《求古录》此书所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五十六种,均为当时拓本、文集所没有的。所录都是全文,并加以注释、考证。
《石经考》一卷 《四库全书提要》说道:“炎武此书博列众说,互相参校。其中,如据《卫恒书势》以为《三字石经》非邯郸淳所书;又据《周书·宣帝纪》《隋书·刘焯传》以正《经籍志》自邺载入长安之误,尤为发前人所未发。”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 这书是博考古代各种书籍,以补正杜预《集解》的阙失的。有张又南刻本。
《九经误字》一卷 这是根据《石经》及各种旧刻,以勘正监本及坊刻本的误字的。
《韵补正》一卷 这书取宋吴棫《韵补》,于古音叶读之舛误,今韵通用之乖方,各为别白注之,以见其得失。
《历代帝王宅京记》二十卷 此书所录为历代建都之制。前二卷为总论;后十八卷详载城郭宫室、都邑、寺观等建置的本末、事迹。征引考据,极为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