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马驿之祸

资治通鉴[电子书]

  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二年①,三月,戊寅②,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独孤损同平章事③,充静海节度使④;以礼部侍郎河间张文蔚同平章事⑤。甲申⑥,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枢为左仆射⑦,崔远为右仆射⑧,并罢政事⑨。

  【注释】

  ①即公元九○五年。昭宣帝:唐朝末代皇帝李柷(音zhù),公元九○四年至九○七年在位。

  ②戊寅:三月十九日。

  ③门下侍郎:门下省次官。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独孤损:唐末宰相。

  ④静海:方镇名,管辖交州等十二州。

  ⑤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河间:今河北河间。张文蔚:唐末、五代后梁宰相。

  ⑥甲申:三月二十五日。

  ⑦裴枢:唐末宰相。左仆射:尚书左仆射。

  ⑧崔远:唐末宰相。右仆射:尚书右仆射。

  ⑨此句说:一并停止参与政事。

  初,柳璨及第①,不四年为宰相,性倾巧轻佻②。时天子左右皆朱全忠腹心③,璨曲意事之④。同列裴枢、崔远、独孤损皆朝廷宿望,意轻之,璨以为憾⑤。和王傅张廷范⑥,本优人⑦,有宠于全忠,奏以为太常卿⑧。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⑨,何籍乐卿⑩!恐非元帅之旨(11)。”持之不下。全忠闻之,谓宾佐曰(12):“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13),不入浮薄之党;观此议论,本态露矣(14)。”璨因此并远、损谮于全忠(15),故三人皆罢。

  【注释】

  ①柳璨:唐末宰相。

  ②倾巧:狡诈,看风行事。轻佻(音tiāo):不稳重。

  ③朱全忠:后梁太祖朱温,五代后梁的建立者,公元九○七年至九一二年在位。白马驿之祸时,为梁王,完全控制唐皇室。

  ④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⑤这几句说:这几位德高望重的宰相,都看不起他,柳璨因此怨恨他们。

  ⑥和王:李福,唐朝宗室。傅:王傅,负责辅导诸王。张廷范:唐末官员。

  ⑦优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⑧太常卿:掌管宗庙祭祀礼乐。

  ⑨勋臣:功臣。方镇: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军事长官。

  ⑩籍:凭借。乐卿:太常卿。这几句说:张廷范是有功之臣,可以出任方镇,不必借乐卿以荣,用人应各尽其分。

  (11)元帅:指朱全忠。

  (12)宾佐:宾客及官佐属吏。

  (13)裴十四:指裴枢。器识:度量见识。

  (14)本态:本来面目。朱全忠对裴枢的意见不满,认为暴露了他浮躁的本态。

  (15)谮(音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这句说:柳璨借此在朱全忠面前诬陷裴枢,以及崔远、独孤损。

  五月,乙丑,彗星长竟天①。柳璨恃朱全忠之势,姿为威福②。会有星变③,占者曰④:“君臣俱灾,宜诛杀以应之⑤。”璨因疏其素所不快者于全忠曰⑥:“此曹皆聚徒横议⑦,怨望腹非⑧,宜以之塞灾异⑨。”李振亦言于朱全忠曰⑩:“朝廷所以不理(11),良由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12);且王欲图大事(13),此曹皆朝廷之难制者也(14),不若尽去之。”全忠以为然。癸酉(15),贬独孤损为棣州刺史(16),裴枢为登州刺史(17),崔远为莱州刺史(18)。乙亥(19),贬吏部尚书陆扆为濮州司户(20),工部尚书王溥为淄州司户(21)。庚辰(22),贬太子太保致仕赵崇为曹州司户(23),兵部侍郎王赞为潍州司户(24)。自余或门胄高华,或科第自进,居三省台阁,以名检自处(25),声迹稍著者,皆指为浮薄,贬逐无虚日(26),搢绅为之一空(27)。辛巳(28),再贬裴枢为泷州司户(29),独孤损为琼州司户(30),崔远为白州司户(31)。

  【注释】

  ①乙丑:五月初七。彗星:古代认为彗星出现,预示国家将有灾祸。长竟天:彗星长贯整个天空。

  ②姿:肆意,放纵。威福:作威作福。

  ③星变:指彗星出现。

  ④占者:负责占卜吉凶的人。

  ⑤应之:顺应天命。

  ⑥疏:罗列。

  ⑦此曹:这些人。聚徒横议:聚集徒众,横加议论。

  ⑧腹非:腹诽,口里不说,心中不以为然。

  ⑨这句说:应该治他们的罪来消除灾异。

  ⑩李振:唐末官员。

  (11)不理:得不到治理。

  (12)良:确实。衣冠:官员的衣帽,指官员。

  (13)图大事:指篡夺帝位。

  (14)难制:难以制服。

  (15)癸酉:五月十五日。

  (16)棣(音dì)州:在今山东阳信南。

  (17)登州:今山东烟台。

  (18)莱州:今山东莱州。

  (19)乙亥:五月十七日。

  (20)吏部尚书:吏部最高长官。陆扆(音yǐ):唐末宰相。濮州:在今山东菏泽鄄城。司户:司户参军事,负责一州的户籍、赋税等。

  (21)工部尚书:工部最高长官。王溥:唐末宰相。淄(音zī)州:今山东淄博淄川。

  (22)庚辰:五月二十三日。

  (23)太子太保:负责辅导太子。致仕:交还官职,退休。赵崇:唐末宰相。曹州:今山东菏泽。

  (24)王赞:唐末官员。潍州:今山东潍坊。

  (25)名检:名誉与礼法。

  (26)这句说:没有一天不贬官驱逐的。

  (27)搢(音jìn):插。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又作缙绅,指士大夫。

  (28)辛巳:五月二十四日。

  (29)泷(音shuāng)州:地名,今广东罗定。

  (30)琼州:今海南。

  (31)白州:今广西博白。

  六月,戊子朔①,敕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并所在赐自尽。时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②,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疾搢绅之士,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③,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

  【注释】

  ①戊子朔:六月初一。

  ②白马驿:在今河南滑县东。

  ③自谓:自称。清流:清高的士大夫。

  振每自汴至洛①,朝廷必有窜逐者②,时人谓之鸱枭③。见朝士皆颐指气使④,旁若无人。

  【注释】

  ①汴:汴州。洛:洛阳。

  ②窜逐:放逐。

  ③鸱枭(音chī xiāo):鸱、枭都是恶鸟,比喻邪恶的人。

  ④颐指气使:用面部表情和口鼻出气来示意,形容李振依仗朱全忠肆意骄纵,气焰嚣张。

  【简评】

  唐朝之亡,除了藩镇武人反叛,朝内士人内耗也是原因之一。从李林甫到李振,都仗着手握大权,打击异己。文臣内斗,使国家走向衰败。清流文官最后竟被武人杀了出气,这是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