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商鞅变法

资治通鉴[电子书]

  ③事:在手下做事,担任中庶子官职。公叔痤(音cuó),即排挤吴起的公叔痤,此时他为魏国国相。

  ④魏惠王:魏武侯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三六九年即位,在位五十年。

  ⑤不可讳:人死不便直说,故称不可讳。不可讳,指虽然要避讳也不得不说。

  ⑥奈社稷何:拿国家怎么办?社稷是国家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

  ⑦中庶子:官名,掌管卿大夫的家族事务。

  ⑧举国而听之:把整个国家交给他,听他安排和治理。

  ⑨听用:听从我的建议而任用他。

  ⑩谢:道歉。

  (11)任:任用。

  (12)安能:怎能。用子之言:听从你的话。

  (13)卒:终。

  (14)病甚:病得太重了。

  (15)以国听卫鞅:拿整个国家听从卫鞅的安排治理。

  (16)既又:之后又。

  (17)悖:前后矛盾。

  (18)因:通过。嬖(音bì)臣:孝公身边的亲信之臣。景监:人名。

  (19)说以富国强兵之术: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向秦孝公劝说。

  显王十年①,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②。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③。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④。”甘龙曰⑤:“不然⑥。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⑦。”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⑧,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⑨。智者作法,愚者制焉⑩,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11)。”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12)。

  【注释】

  ①即公元前三五九年。

  ②虑始:思考事情开端时的各种问题。乐成:乐于享受事情成功后的好处。

  ③论至德者:论述最高德行的人。不和于俗:不顺从于众俗的意见。不谋于众:不和众人讨论谋划。

  ④苟:如果。法:效法。故:旧有的制度和方法。

  ⑤甘龙:秦孝公手下的大臣。

  ⑥不然:不对,不是这样。

  ⑦缘法而治:沿用既有的制度来治国。吏习:官吏熟习。

  ⑧故俗:已有的习俗。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⑨以此:因此。两者:指常人和学者。这几句是说:常人与学者可以做官守法,但不能与他们讨论制度之外的事。

  ⑩作法:制订新的法律。制焉:被已有的制度所限制。

  (11)更礼:改变制度。拘焉:拘泥于已有的制度。

  (12)左庶长:秦国爵位共二十等,左庶长为其中第十等。卒定:最终制定。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①,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②,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⑤。僇力本业耕织⑥,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⑦。事末利及怠而贫者⑧,举以为收孥⑨。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⑩。明尊卑爵秩等级(11),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12)。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13)。

  【注释】

  ①什伍:把居民按十家和五家编组。相收司:相互监督揭发。

  ②告奸:揭发作奸犯法的人。斩敌首:作战中砍下敌人首领。

  ③降敌:作战时向敌人投降。

  ④以率:按照等级标准。上爵:高等官爵。指作战立功者可得较高爵位的奖赏。

  ⑤私斗:为私人事而斗殴杀人。以轻重:根据罪行的轻重。被刑:受刑。

  ⑥僇(音lù)力:努力。本业:农业生产。

  ⑦致粟帛:生产出粮食和布匹。复其身:免除本人的劳役或赋税。

  ⑧末利:经商获利。怠而贫:因懒惰而贫穷。

  ⑨举:全都。收孥:拘押他们的妻儿到官府当奴婢。孥,妻子和儿女。

  ⑩论:论定,判定。不得为属籍:不能列入宗室及贵族的谱籍。

  (11)明:明确规定。爵秩:爵位的先后。

  (12)差次:等级。名:占有,即列于名下。

  (13)显荣:光显荣耀。芬华:指各种器物的华丽程度。意谓这种人在各种器物的使用与等级上不得与官方使用或颁发的同类器物相比,使这种人不能显示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