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列举了一系列辩证关系,说明现象界中的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并将这种辩证关系延伸到政治领域,指出圣人只要无为、不教、不居功,就能达到无不为、无不教、功不去的效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②。
【注释】
①斯恶已:就显露出丑恶来。斯,就。恶,丑恶,用作动词。已,句末语气词。
②斯不善已:就显露出不善来。
故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②,高下相倾③,音声相和④,前后相随。
【注释】
①有无相生:物质和空间相对而存在。
②相形:相互比较。
③相倾:相互依赖。
④音声相和:音和声相互应和得以区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①,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③,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无为:顺应自然。《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②作:兴起。不辞:不拒绝。
③为而不恃:帮助万物生成、发展却不依赖它们。恃,依赖。
【译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事物就显露出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的,那么不善的事物就显露出来了。因此,有和无相对而产生并存在,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得以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而得以显现,高和下相互依赖而得以存在,音和声相互应和而得以区分,前和后相互对比得以出现。因此,圣人顺应自然而为,不用语言教化。万物生长兴起而不去限制,化育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生成、发展却不依赖它们。建立了功劳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不会失去功劳。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