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出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道”。“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又是决定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总根据。因此,“道”既具有宇宙论意义,又具有本体论意义。“道”既非物质存在,又非有意志的精神实体,它是一个绝对化的观念实体,由于其绝对性,因而不可被描述、限定。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
【注释】
①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宇宙本体、法则。第二个“道”是言说、描述。《淮南子·本经训》说:“至人钳口寝说,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其粗也。晚世学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可见,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
②常道:永恒的“道”。朱谦之说:“盖‘道’者,变化之总名。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虽有变易,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谓常。”陈鼓应先生也指出,“道”兼动静而有之,易中有不易。
③名可名:可以叫得出的名字。第一个“名”是“名字”的意思,名词;第二个“名”是“叫”、“称呼”的意思,动词。
无名①,天地之始;有名②,万物之母。
【注释】
①无名:形名相随,无形则无名,这里指无形的“空间”。此处历来有两种断句法:一、严遵、王弼以“无名,天地之始”断句。此外《史记·日者列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二、王安石以“无,名天地之始”断句。我们从王弼说。
②有名:指物质。由《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知“天地”与“万物”相对而言,则“有名”与“无名”相对,即物质与空间相对。
故常无欲①,以观其妙②;常有欲,以观其徼③。
【注释】
①帛书本作“故常无欲也”,因此我们在“欲”字后断句。
②妙:微妙。荀悦《申鉴》说:“理微谓之妙也。”
③徼(jiào):边界,引申为表象。陆德明《经典释文》:“徼,边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①,同谓之玄②。玄之又玄③,众妙之门④。
【注释】
①两者同出:指“无名”、“有名”,即空间和物质同时出现。
②玄:奥妙。
③玄之又玄:不断追寻、探求奥妙。
④众妙之门:万物奥妙的大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的“名”。有了空间,就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因此,一个人常常保持清静无欲,就能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一个人时常多欲,就只能观察到天地万物的表象。物质和空间同时出现但名称不同,二者都很奥妙。不断探求它们,就能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