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⑤。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⑦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⑧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即魏国,魏从三家分晋而来,习惯上仍自称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魏、齐“马陵之战”,魏军惨败,魏太子申被俘杀之事。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指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后元三年(公元前332年)、后元五年(公元前330年)、后元七年(公元前328年),魏与秦作战屡败,割河西之地给秦以求和之事。
④南辱于楚:指惠王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楚伐魏,破襄陵,取八邑之事。
⑤比(bì):代;一:全部;洒:洗雪。
⑥易耨:耘田除草。
⑦制:通掣(chè),提、拿。
⑧陷溺:坑害、暴虐。
【译文】
梁惠王说:“晋(魏)国的强大,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家可比,这是老丈您所知道的。但到了我这一代,东面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也送了命;西面丧失土地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又受到楚国的羞辱。对此我深以为耻,愿意替那些为国而死的人彻底雪耻报仇。怎么才能做到呢?”
孟子答道:“拥有见方百里土地就可以称王天下了。大王您如果能对人民实施仁政,减省刑罚,少收赋税,督促人民深耕土地,速除杂草;青壮年在农闲时修习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力和待人诚实的道理,在家时用来奉事父兄,出外用来事奉长辈和上级,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即使拿着木棒也足以打败秦、楚这种装备精良的军队了。那些国家侵夺人民的农时,使他们不能从事耕作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离散。那些国家陷自己的人民于水火之中,大王你前往讨伐他们,又有谁能与你对抗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是无敌的。大王就不要再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