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清官汤斌,以清廉刚正、敢言直谏闻名于顺治、康熙两朝。为官多年,廉洁自律,百姓安居乐业,居家简朴,崇尚俭约,一日三餐不离清水豆腐汤,于是有了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的说法,“三汤道台”的雅号就此广为流传。有秀才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两袖清风,百姓爱怜当局者;一身正气,三汤可配后来人。”台湾作家高阳在其《清官录》中,则赞誉汤斌为“大清王朝第一清官”。
汤斌出生于明朝末年,生逢乱世,因其家产被豪绅所夺而家道中落,全家靠母亲赵氏纺织维持家用。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苦,父母也不忍废弃礼教。父亲汤契祖中过秀才,做过陕西按察副使,汤斌自幼从父读书,习科举之业,深知自己能够读书来之不易,因而对每章书必熟读后才肯去休息。由于读书刻苦,知识丰富,为其日后科举之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汤斌随伯父逃到山东躲避战祸,其母为保全志节而死。战后,汤斌闻母殉节,立即回家奔丧。随后,汤斌跟随父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浙江间辗转,历尽艰辛。国破家败,流离失所,让汤斌成熟而能吃苦。在逃难途中,父亲汤契祖经常为儿子讲解前朝历史、圣贤故事,父子俩相互探讨验证。汤斌喜研理学,不薄程、朱,更喜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他不想做隐士,想入世为官,有所作为,拯救民众于水火。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笼络中原人才,下令恢复科举考试。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汤斌参加乡试中举人;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汤斌入京参加礼部会试,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开始了其廉洁为官的人生之旅。
汤斌为官心态正直,从不以公事夹带私情,所奏皆以天下为重、社稷为重,因而受到顺治的青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二月,顺治帝下诏求言,议修《明史》。汤斌应诏陈言,建议广搜先代遗书及明末死难诸臣事迹以修《明史》,因而引起了强烈反响。内院大学士冯铨、金之俊等皆“不悦”,攻击汤斌“夸奖抗逆之人,拟旨严饬”。顺治自知汤斌意在表彰忠义,“昭示纲常于万世”。汤斌的耿直得到了顺治的青睐,顺治特于夜半召汤斌至南苑,“温语久之”,以其“为可大用”。顺治帝力求吏治改革,认为“京官习知法度,外官谙练民情,内外扬历,方见真才”,并亲自裁定汤斌等十八名“品行清端,才猷瞻裕”者官升一级,补授外缺,汤斌则补授陕西潼关道副使,这是以监督府县为专职之官。潼关位于晋陕交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三秦门户”,明末清初因陕西战事不绝,人口流失严重,社会凋敝,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为不扰地方百姓,汤斌上路赴任时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另一头骡子驮着两副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像穷书生赶考似的到了潼关。汤斌向守关的把总说明身份后,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使劲地摇头:“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来”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土豪劣绅就不敢再作恶,地痞流氓也销声匿迹,百姓安居乐业,官府讼简刑轻。在汤斌的善政感召下,流民纷纷来归,屯田开荒,使昔日的荒田成为粮仓。汤斌仅用三年时间,就使潼关成为户口数千、市场繁荣的西北重镇。一时间,“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汤斌调任江西岭北道。这里因受南明小朝廷的影响,反清势力非常强大,而且盗匪横行,骚扰百姓。而地方官吏更是如狼似虎,贪腐成性,使岭北地区民不聊生。汤斌上任后,首先整顿吏治,惩办贪官绝不手软,使政治逐渐清明。尔后,奖励耕织,免征课税,使民得以休养生息。继之,汤斌推行剿抚并举政策,亲自督军擒获南明大将李玉廷,并扫平地方匪盗,使境中大治。为保存地方文献,汤斌主持刻印了明天启年间由谢诏纂修的《赣州府志》二十卷。汤斌文武并举,业绩广闻。然而正当朝廷准备提拔汤斌时,忽然传来了其父亲病危的消息,汤斌为尽孝请求辞官休假。因汤斌为官清廉,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又坚决拒绝士绅馈赠,最后只好卖了马筹到路费,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汤斌回家后,精心侍奉老父,孝敬继母,周到备至。其父病逝,汤斌居家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