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百年,社会思潮急剧变化,我国出现了全世界公认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曾祖父为避难才到了鲁国,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的大夫。相传孔子的父母曾在尼丘山祷告求子,后来生下孔子,起名叫丘。他三岁丧父,以后家境贫寒,母亲携带他搬到鲁国曲阜城生活。
鲁国是周朝初年周公的封地,那里存有古老的商周文化,孔子从小受到熏陶。他崇拜周公,学习礼仪,就连做游戏用的小泥团,也仿照周公时的式样捏造。
我国是礼仪之邦,主要源于周公的倡导,孔子的推广。当时,礼节繁多,如结婚、丧葬、祭祀祖先,都有一套严格的仪式。每逢婚丧大事,奴隶主贵族就雇用一班人来举行礼的仪式。举行这种仪式的行家,当时叫做“儒”,孔子就曾专职于此,加之他极力推崇周礼,所以后人把他倡导的学说称为“儒家”。
孔子对周礼极为精通,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由于他学识渊博,声望也逐渐提高。
孔子为什么推崇周礼呢?前面已经讲过,在周公时代,天子拥有绝对权威,诸侯全听王室调遣,周公又用“制礼作乐”的形式,把君臣、父子、尊卑、贵贱和差别固定下来,以巩固统治秩序。可是到了春秋时代,这一切都乱了套,周王室有名无实,诸侯国争当霸主。犯上作乱、杀父弑君的事层出不穷,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没有多少人把周礼放在眼里。孔子认为动乱的原因是礼崩乐坏,所以他一心想通过恢复周礼,来求得恢复周王室的统治,维护社会的稳定。他极力反对人们有越礼的行为。当时季氏家中组织了一支由六十四人组成的舞蹈队,孔子认为这个舞蹈队用了天子作乐的规格,是大逆不道,他气愤地说:“这样越礼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呢!”
孔子年轻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中年时期,担任过鲁国的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宰,后来主管中都的建筑,最高官职是鲁国的大司寇,主管司法。后来他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在外颠沛流离了十四年后,回到鲁国,这时,他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孔子从中年起,就开创私学,从事教育。他的言论保存在他的弟子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孔子生活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他看到旧制度在崩溃,统治阶级荒淫暴虐,政治腐败,人民生活痛苦,所以他主张改良政治,减轻赋税,不滥用民力,使国家足食足兵。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要君臣父子各安其位。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是他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他理想的政治原则和最高的道德规范。“仁”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作人看待,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于人,自己所希望的要推己及人。二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人们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周礼的规定。
孔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教育方面。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这样就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他之前,只有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他打破了这种限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交“束”(十条干肉)就可以做他的学生。他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课程,还把礼节、音乐、射箭、驾车、写字、算术等“六艺”的技能传给学生。他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作自己的座右铭,鼓励学生把学习和思考统一起来。孔子办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相传前后从学的有三千人,其中成绩优异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在教学方式上多有首创,多被后人借鉴,如“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历二千四百多年,至今仍然让人信服。
晚年的孔子集中精力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据说《易》、《礼》、《尚书》、《诗经》、《乐》等“五经”都是他整理修订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也是他修订而成的。这些书对儒家学说的流传起过很大作用。但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思想较为保守,他的主张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孔子相信天命,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这一点上,大约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有不同的看法。老子认为天是物质的,只有“道”才是万物的主宰。道,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是它产生了万物,而人却看不见摸不着。同时,道又是以自然为依据的,世界万物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老子的这一思想否定了天神的存在和权威。老子姓李名耳,著有《道德经》一书。他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让人民“无知无欲”,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安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孔子于公元前479年逝世。他是儒家的创始人。儒道两家主张虽然不同,但各自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