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内容提要-我们都是犹太人吗?

格列佛游记[电子书]

阿哈隆-阿佩菲尔德是以色列当代著名的犹太作家,以擅长写“大屠杀”小说而闻名于世,他喜欢从独特的视角描写犹太人在那段臭名昭著的历史中的悲惨经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犹太人的,换句话说,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犹太人,惟独《卡特琳娜》是个例外,因为卡特琳娜是个吉泰尔(犹太人对异教徒、后来扩展到对非犹太人的称谓)。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借吉泰尔人之口大大地褒奖了一通犹太人,卡特琳娜对犹太人的气质、风度、精神和品德心悦诚服,在二战前反犹情绪甚嚣尘上的氛围里,甘心与犹太人“同流合污”,终其一生来眷恋、忠实于犹太人;不过这只是故事的表层意义,实际上,卡特琳娜的上半生的生活经历正是犹太人的生活写照,里面还夹杂了阿佩菲尔德本人的生活经历,比如说在犹太人家里帮佣,到处流浪等等,只不过角色倒置了。作者的艺术创造使小说成了一面扭曲的镜子,它反射出的恰恰是犹太人的悲哀。我记得阿佩菲尔德在和我的一次交谈中,神情凝重而又迷茫地像是问我道,“你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早就不信犹太教了,说的是德语,过的是他们一样的日子,怎么到头来还非说我们是犹太人不可?”是犹太人终归还是犹太人,那是跑不掉的,但不是犹太人的人呢?拿马拉默德的那句名言来说,“我们都是犹太人。”

在阿佩菲尔德的作品里,妇女形象一直处于决定性的中心地位,她们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自传性的另一个我、旁观者或者评说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样可以成为诠释世界的载体。但更为重要的是,女性人物象征着犹太性以及一个女人与犹太人的亲属关系。此外,阿佩菲尔德继续痴迷于他的家乡布科维纳,他把犹太人和吉泰尔人,罗森尼亚农民和吉普赛人都放置在具有典型意义的乡村里,外省的城镇里,以及首府切尔诺维策。《卡特琳娜》(1992年出英文版)是一部第一人称的、自述性的小说,以卡特琳娜的话语和她对人生的看法为主。八十岁的时候,她在父母的家乡,一个罗森尼亚村庄的农舍里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在心甘情愿地漂流了六十年之后,拖着虚弱的身子,半瞎着眼睛回了家。流浪和放逐是这个女人生活的主要部分,她对犹太人的挚爱改变了她预定的人生轨迹。

卡特琳娜出身在一个基督徒的普通农家,童年时代她对犹太人的印象是“他们杀害了基督”,这是犹太人和基督徒两千多年的怨结,犹太人在基督徒世界里屡遭贬抑、排挤,直至受迫害,既是历史的也是宗教的原因,所以犹太人是基督徒讨厌的、遭驱赶的生意人,“人们总是打他们或追赶他们,可他们像乌鸦似地、一年四季都会飞回来……”她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娶回来了一个新老婆,她不堪忍受, 就到附近的城镇里面去过“夜幕下的生活”——靠偷窃、打工过日子,无处可去的时候就听凭流氓和酒鬼的摆布,过着遭人凌辱的生活。正在她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时候,一个信教的犹太人家收留了她,女主人温柔谦和,男主人诚实善良,两个孩子淳朴可爱,让她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十七岁的时候她生下了一个私生女,但并没因此遭到他们的歧视,她爱上了这家人;然而好景不长,在排犹反犹情绪发展到极至的时候,男主人和女主人在两年里相继被害,为了躲避迫害,她带着他们的两个遗孤逃避到了乡下,但没过多久就被别人找回去了。失去了这个家庭,似乎她的精神也失去了依傍,她的生活没有了意义和目标。正在她又一次面临堕落的时候,女钢琴家亨妮收留了她,这位沉醉于音乐的犹太人思想自由、开放,不信教,对她不但友好而且平等,她十分乐意与这样的犹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可是这么个好人却禁不住精神折磨的压力自杀身亡了。再次失去精神依靠的她,遇见了犹太人萨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在一起同居了,但萨米不愿意要孩子;卡特琳娜为了生下孩子离开了萨米,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世俗偏见,她一意孤行,独自躲在乡下生下了孩子,还按犹太教规给他行了割礼。就这样,靠着亨妮给她留下的首饰钱财抚养着孩子,不顾周围人的歧视、乡亲们的白眼,享受着自己的那份平静和快乐;孰料遇上了恶棍的纠缠,在誓死不从的争斗中,她钟爱的孩子被这个丧心病狂的反犹分子摔死了,她怒不可遏地用水果刀杀死了这个凶手,成了女杀人犯,凄苦地结束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后半生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在精神痛苦的折磨中,她始终眷恋着犹太人,感念犹太人的好处,反思犹太人的德行与缺陷,痛恨世俗的偏见……大战结束了,犹太人被屠杀殆尽,她的犹太情结终是不能释怀。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