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研究(1922年)

梁启超作品精选[电子书]

社会为什么如此痛苦呢?他以为由于人类道德堕落。所以说: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分害也。……固时俗之从流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此兮,又况揭车与江蓠?(《离骚》)

所以他在青年时代便下决心和恶社会奋斗。常怕悠悠忽忽把时光耽误了。他说: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离骚》)

要和恶社会奋斗,头一件是要自拔于恶社会之外。屈原从小便矫然自异,就从他外面服饰上也可以见出。他说: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伪﹁矗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又说: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庄子》说:“尹文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当时思想家作些奇异的服饰以表异于流俗,想是常有的。屈原从小便是这种气概。他既决心反抗社会,便拿性命和他相搏。他说: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芬晕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又说:

既替余以蕙藤猓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又说: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吾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他从发心之日起,便有绝大觉悟,知道这件事不是容易。他赌咒和恶社会奋斗到底,他果然能实践其言,始终未尝丝毫让步。但恶社会势力太大,他到了“最后一粒子弹”的时候,只好洁身自杀。我记得在罗马美术馆中曾看见一尊额尔达治武士石雕遗像,据说这人是额尔达治国几百万人中最后死的一个人,眼眶承泪,颊唇微笑,右手一剑自刺左胁。屈原沉汨罗,就是这种心事了。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印F枇粢囊越页蒂猓杂杜蘅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

这是屈原追叙少年怀抱。他原定计画,是要多培植些同志出来,协力改革社会。到后来失败了。一个人失败有什么要紧,最可哀的是从前满心希望的人,看着堕落下去。所谓“众芳芜秽”,就是“昔日芳草,今为萧艾”,这是屈原最痛心的事。

他想改革社会,最初从政治入手。因为他本是贵族,与国家同休戚;又曾得怀王的信任,自然是可以有为。他所以“奔走先后”与闻国事,无非欲他的君王能够“及前王之踵武”。《离骚》无奈怀王太不是材料: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分数化。(《离骚》)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抽思》)

他和怀王的关系,就像相爱的人已经定了婚约,忽然变卦。所以他说: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湘君》)

他对于这一番经历,很是痛心,作品中常常感慨。内中最缠绵沉痛的一段是: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惜诵》)

他年少时志盛气锐,以为天下事可以凭我的心力立刻做成;不料才出头便遭大打击。他曾写自己心理的经过,说道: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惜诵》)

他受了这一回教训,烦闷之极。但他的热血,常常保持沸度,再不肯冷下去。于是他发出极诚挚的悲音。说道: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离骚》)

以屈原的才气,倘肯稍为迁就社会一下,发展的余地正多。他未尝不盘算及此,他托为他姐姐劝他的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