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十四黑流

海底两万里[电子书]

“第二目,”康塞尔继续说,“腹鳍目,腹鳍垂在肚腹下面,位于胸鳍后面,而不是长在肩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包括绝大多数淡水鱼。典型代表是鲤鱼、白斑狗鱼。”

“呸!”加拿大人略带嘲讽的神气说,“尽是些淡水鱼。”

“第三目,”康塞尔接着说,“短鳍目,腹鳍连在胸鳍下,并且紧悬在肩骨上。这一目包括四科。典型代表是蝶鱼、黄盖鱼、大菱鲆、菱鲆和箬鳎鱼等等。”

“味道好极了!味道好极了!”捕鲸手大声叫好,他只是从食用的角度来看待鱼类。

“第四目,”康塞尔仍然不慌不忙地说着,“无鳍目,体长,没有腹鳍,身上是一层厚厚的通常带点粘性的皮,这一目只有一科。典型代表是鳗鱼、电鳗。”

“味道一般!味道一般!”尼德·兰接口道。

“第五目,”康塞尔说,“总鳃目,鳃是自由完整的,鳃呈簇须状,一对对沿着鳃弓排列。这一目只有一科。典型代表是海马、海天龙鱼。”

“这鱼难吃!味道不好!”捕鲸手说。

“最后,第六目,”康塞尔说,“固颌目,颌骨固定在颌间骨边上,形成上颚。上颚的颚弓与头盖骨连结在一起,固定不动。这一目没有真正的腹鳍,只有两科。典型代表是单鼻豚、翻车豚。”

“这种鱼用锅煮连锅都会糟蹋掉!”加拿大人嚷着。

“你明白了吗?尼德朋友。”擅长分类的康塞尔问。

“一点也不明白,康塞尔朋友,”捕鲸手回答,“不过,你有这么大的兴趣,你还是接着说下去吧。”

“至于软骨鱼类,”康塞尔不紧不慢地继续说,“它们总共只有三目。”

“这样就更省事了。”尼德敷衍道。

“第一目,圆口目,两颚相连,形成一个活动的圆环,鱼鳃开合有许多小孔。这一目只有一科。典型代表是七鳃鳗。”

“这鱼应该有人喜欢。”尼德·兰接口说。

“第二目,横口亚目,鳃和圆口目相差无几,但是下颚是活动的。这一目是软骨鱼类中最重要的一目,共有两科。典型代表是鳐鱼和角鲨。”

“什么?”尼德·兰高声呼叫起来,“鲨鱼和鳐鱼同属一目?好吧,康塞尔朋友,为了鳐鱼着想,我建议你不要把它们放在同一个鱼缸里!”

“第三目,”康塞尔没有理会尼德·兰,接着说,“鲟鱼目,鳃旁长着鳃盖骨,和普通的鱼一样,只能张开一条缝隙。这一目共有四科。典型代表是鲟鱼。”

“好啊!康塞尔朋友,你把最好吃的鱼放在最后。起码,我是这么认为。全说完了?”

“是的,完了,我诚实的尼德。”康塞尔回答,“不过,请注意,即使知道了这些知识,仍然等于一无所知。因为科又能细分为属,属又能细分为亚属,分为种,分为变种……”

“好了,康塞尔朋友,”捕鲸手一边向玻璃隔板俯下身去,一边叫道,“瞧!很多的变种游过来了。”

“是啊!真的是鱼,这么多!”康塞尔叫喊起来,“我们像是在水族馆里观赏一样!”

“不对,”我纠正道,“水族馆只是一个笼子,可这些鱼都是自由自在的,就像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

“好哇!康塞尔朋友,你快说一说这些鱼的名字吧,快说呀!”尼德·兰嚷道。

“我嘛,”康塞尔应答着,“我可没那本事,这就得问我的主人喽!”

事实上,这个让人钦佩的小伙子,只是一个走火入魔的分类狂,并不是一位博物学家。我不知道康塞尔是否能区分舵鲣和金枪鱼。总之,康塞尔和加拿大人完全相反,后者倒是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各种鱼的名称。

“这是一条鳞。”我说。

“而且是一条中国鳞。”尼德跟着说。

“鳞属,硬皮科,固颌目。”康塞尔低声说。

毫无疑问,把尼德和康塞尔两个人的知识合在一起,就能造就出一名出色的博物学家。

加拿大人说得没错。的确是一群鳞,身体扁平,表皮粗糙,背部带有尖状物,在“鹦鹉螺”号周围游来游去,晃动着密布在尾鳍两边的四行尖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们的波纹更令人叹为观止的了,上灰下白,金色的斑点在螺旋桨打出的阴暗漩涡中间闪闪发亮。在这些鳞中间,还有几条鳐鱼在摆动着身躯,活像一块迎风招展的台布。在鳞当中,我意外地发现一条中国鳐鱼,鱼的上半身呈黑黄色,腹部呈淡玫瑰色,眼后两侧各有三根刺。这是一种珍稀品种,在拉塞佩德那个年代甚至还不相信这种鱼的存在,而拉塞佩德本人也只是在一本日本画册中见过这种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