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在问题中的不同的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速度,而同一个人也可以有不同的速度,比如他有时骑车,有时步行。至于时间,也可以有先有后,行走时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对,还可以沿圆周。
我有一次在做妈妈买的数学课外练习时,碰到过这么一道行程应用题,它的题目是:有甲、乙、丙三人,他们步行的速度相同,骑车的速度也相同,骑车的速度为步行速度的3倍。现在甲自A地去B地;乙、丙则从B地去A地。双方同时出发。出发时,甲、乙为步行,丙骑车。途中,当甲、丙相遇时,丙将车给甲骑,自己改为步行,三人仍按各自朝原有方向继续前进;当甲、乙相遇时,甲将车给乙骑,自己又步行,三人仍按各自原有方向继续前进。问:三人之中谁最先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谁最后到达目的地?
我看完题目后,心理就想:骑车比步行快,那么关键就要弄清谁骑车的路程最长,谁骑车的路程最短。可不知怎的,我越想,头脑里的思路就越乱,于是我努力让自己的头脑镇静下来。我心想:老师不是说过做应用题之前应先画个图,用图表示出应用题的内容,做起来就容易了。于是我画了这样一个图:A———C———E———D———B假设甲、丙在C点相遇,在这时乙走到D点。因此丙骑车的路程有BC的长,然而甲骑车的路程却不是BC的长,因为甲遇到乙后,把车给乙并改成步行了,所以丙骑车的路程要比甲的长,因此丙比甲先到目的地。假设甲、乙在C、D之间的点E相遇,则甲的骑车路程只有CE这一段,而乙的骑车路程是EA的长,乙的骑车路程比甲长,因此乙比甲先到目的地。接下来应比较一下乙和丙的骑车路程了。因为AC=BD,BC=BD+CD,也就是=AC+CD,AC+CD=AD,AD》AC,因此,丙比乙先到目的地。由此我得出最后结果:丙最先到达目的地,甲最后到达目的地。
做完这道题,我在想:其实行程应用题挺简单的,只要自己理清它们的关系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