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抛计划

安德 GetterBangBang
专辑:自由者作文俱乐部
<2024征文>D组。一日抛却一日事,一日不语一日失。
  关于写日记这件事吧,我个人的态度是比较微妙的,在大方承认自己还有写日记习惯的同时,又不愿意暴露自己还留着写日记的习惯。我的日记说到底更像是收容了各种东西的杂物箱,随手一翻,要么是叮嘱自己的待办,要么是帮忙梳理现状的碎碎念,要么就是我吐的苦水。我对它们的态度大多是写完就抛之脑后的,记下来就是一个很好之后再处理的借口。
  小时候写日记是被家里人强制的,大概是爷爷和爸爸觉得这样有助于以后的学习什么的,所以我拿着封面很讨小孩子喜欢而专门设计的日记本开始写日记。我依稀还记得这几本日记的样子,乖乖的一天写一面,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概就是我从开始时红色的方格纸,写到蓝色,再写到绿色的方格纸上。小的时候总是觉得,日记应该记点什么值得写的事情。大概每天下午五点多,我就得开始绞尽脑汁地想日记的内容,最适合写进来的当属动画片,其次是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小的时候很早就有了对于流水账的羞耻心理,总是很努力的只写一件事,而且还得是比较特殊不是每天都有的事情。动画片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由头,毕竟频道之间应该没有商量好走时间差吧。就算看到了同样的内容,又是可以写下来回顾的素材。断断续续的写了几年,我总是不爱写,回想这一天应该写的事情和写一面日记总是让我头疼。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里,我爸教初中,我上小学。寒暑假的时候他就吓唬我说写日记是老师特别布置的作业,我非常不情愿的写了大半个假期,开学回来之后反倒被老师表扬说我还坚持写日记。我全然没有小学生被老师表扬的那种喜悦,相反我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和背叛,对写日记这件事情也感到了羞耻。自己写了大半个假期的日记被家长说出去,好像成了一种谈资,我只是捂着我手里用来写日记的横线本觉得无措。此后断断续续,写日记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初中开始有定期的周记,大家写周记的本子也一般都是练习本,周记和之前小学偶尔布置过的日记相仿,都是要交给老师看的。但是周记有一个好处在于,一般写在周记里的也都是要向老师反映的一些班级问题和个人问题,不用再从生活里挤出趣事来叙述,而且可长可短。也是这个时候,我慢慢发现,写东西可以不只是写趣事,也可以就着问题本身和自己的情绪进行表达。要转交给的对象是班主任而非语文老师,不用斟酌词句,不用完整叙事,是搭建心防还是敞开心扉,权利在我的手上。大概每个人身上都会分化出两个世界,营造好的可以大方示人的外在世界和遮遮掩掩逐渐充盈的内心世界。记得小时候很喜欢一个人进行脑海中的幻想,整合了很多看过的动画片情节,大多数时候是一个战胜强敌的冒险故事,只可惜这些故事没能得到记录,最终在内心世界里佚失了。我改变对于日记观感的原因,应该就是从这里找来的。那个时候我看书的时候就很向往一个词,叫做随笔,好像是一个人随手为之,就展露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一角,把一些独到的感受潇洒地送给别人。初中这段时间看的书比较多,也吸纳了很多新的表达,有类似炫技的心态想写出来。老实说是因为兜在心里容易忘记,有意思的词句总是有着棱角,冷不觉就勾出一个洞掉出去,回顾的时候可能就剩下个把字。最好的方法无非是把这些有棱角的词句磨合在一些表达上,这样至少还牢固一些。所以在作文、周记这类写作之外,我逐渐有了另外一些写作,一些不是任务导向也不在评价体系内的写作。“为赋新词强说愁”,多了很多化用和不明白的情绪。初三开始住校之后我开始写给自己看的周记,其实说成月记也不是不行,反正就是有一定频率而且夹杂着大量的情绪。这段时期的记录,对我来说就好像是兜着一筐土豆,埋在沿路上还要插个信标,有的土豆饱满,有的土豆干瘪,它们在地下如何如何,我一概不知。我没把它们洗净,也没想着未来还能再挖出来。如果不把它们埋下去,我这么柔弱的人又如何搬得动。
  高中染上了在草稿纸上随意写感想吐槽倒苦水的坏习惯,周记或者叫月记的习惯还保留了下来。我高中特别喜欢装订成册的草稿,因为往往能就着圆锥曲线或是函数图像的空隙写上几句话,把当下定格在某页草稿上,我打草稿又是非常有顺序的,所以我经常可以在用完一本草稿本前追溯我这一段时间到底掉落了哪些心情。高二的时候结束了一段感情关系,抽身而出的时候觉得疼的很,所以这个时候我又捡起了日记,想着用阵痛来逐渐让自己学会脱离。最开始的日记是名副其实的失恋日记,篇篇不离她,通过努力的刺激贬低自己来让自己的眼泪贬值,预先用难受的话来狠狠扎自己,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耐受程度。这本日记写完到最后一篇恰好是 2021 年的第一天,从 10 月末写到新年的第一天,每一面都是满满当当的自暴自弃和自我讨厌。随后在元旦当天换了一本新的本子,我才算是真正释怀走了出来,只是偶尔会泛起一点难受。我也就发现,我没法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确实是无可辩驳的一点。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几针下去就要见血的自我剖析,学会了怎么让脑子里不断叫嚣的压力和厌弃落地,学会了怎么把目标和幻想揉碎在迷茫的路上。高中生活的后半段事情更加繁重了,我的日记一般都是在中午写的,晚自习偶尔拿出来补上一点只言片语,或者是对着草稿纸上的文字又回忆起一些事后的评价。走出来之后我就不拘泥于篇幅了,日记嘛,不管写了多少,都应该是“接着写”的心态。给高三动员大会做演讲的时候,老师对我稿子里写的“做着一截一截的梦”这个表达感到困惑,责令我整个重写。我当时想的是,我的日记是一截一截的,我在做的也正是记录这个一截一截的故事。断片、转折、起落,每一截记录都是独立的,合在一起却又几乎是我完整的人生。
  结束高中生活之后,我顺理成章的从纸质日记转到了电子日记,日记也慢慢变得混乱起来。我在很多平台都写过日记,比如 Onenote, 比如手机上的日记 app,又比如拿来安排日程的清单软件上。它们之间彼此不互通,又很难导出一个合意的格式。在工具和平台上兜兜转转了这么久,我最终还是转到了本地的 md 文件上来。明明日记是内容向的东西,我却在工具和平台上犹豫不决。这可能和一种场景区分的执念相关,就像日记本和笔记本应当是两个不同的本子一样。我其实一直有一个关于日记的经典想象,就是夜晚掏出笔记本在台灯下书写。但是对我来说,硬性规定一个场景或者时间拿来写日记,来回忆一天做了值得记下来的事情是困难的。对所作所为的遍历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我往往会陷入到找寻某种意义的怪圈里。可是每件事真的有确切的意义吗。对我来说更合适的应该是在情绪流露的瞬间,在一截一截的事情中,记录下只言片语,顺着这些话语我就能追溯到我当时的想法。我最惊喜的一个体验是,我以为我有一段时间没写日记,没承想在其他平台上看见了日记。原来这段日子没有丢失,它只是被别的东西记住了,记在了别的地方,离开我的心绪后就散落四方。我偶尔捡拾起来,才知道我被什么样的过往所拖拽。
  上了大学我还在写日记,心情也写,日程也写,偶尔兴致来了还能写上很长很长。写日记的一个好处其实在于你不用计较开头结尾,我没必要强迫自己善始善终。我要做出重要的决策了,我把我的心境和权衡过程写在日记里;我突然有了很多美好的短期愿望,我把它们认真地写在日记里;我觉得诸事不顺满是怨气,我就在日记里排解然后得空喘口气。我只是想着,我应该记下当下鲜活的每一天,然后没有负担的把这一天暂时放下。在偶尔面对年终总结的推文的时候,我可以想着,我这些日子大概是这么个事,我也没有过得那么紧巴和无趣。连一些重大节点的强烈情绪都积攒不住,我自然记不住我的大多数日子,它们是集聚起来的泥沙,填补了记忆的河床。它们从我手上流过时,在日记本上印下了轮廓。我踩在坚实的河床上,几乎都要忘记我那么在乎的到底是哪一天,哪一天都是芝麻大小。
  我在进行一项日抛计划。我在面对,我在逃避。我想做的事情不是日积月累,而是攥着一段岁月的尾巴,不得不把大头甩在了身后。与其埋藏在人生经历里慢慢分解成残片,倒不如封存一部分后自然地抛下。一日抛却一日事,一日不语一日失。
  

---------

  感谢活动延长到 20 号,方便了我一拖再拖(不是)和回家找日记本。可惜的是日记本没找全。姑且简单地拍几张。啊啊啊我真不知道小荷图片压缩这么厉害/苦笑

不完整但是我能找到的全部
小时候怎么就不爱写年份呢?明确出现的年份有2014和2016
没脸再看初高中写的有些内容,2020、2021、2022出镜
2022下半年,2023、2024、2025出镜
大学 记叙文
字数:3354 投稿日期:2025-1-14 11:55:18

推荐3星:[SUMMERXKY]2025-1-14 2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