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对与错吗?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可能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的一条界限,为一切事物下定义。这种严格的划分标准带来的影响,我深有体会。
从小就有人说我很安静,但也不带太多感情色彩。我却总能从中
读出些贬义的意味。看着那些健谈的同伴,面对陌生人都能涛涛不绝地畅谈,而我面对熟人,任然胆怯。我心里很羡慕。我常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不爱说话?
因为我有时的沉默寡言,也错失了很多机会。我也很懊恼,如果我能有一点同伴们的好性格就好了。也正因为我这坏性格,妈妈数落我时,总会提到我的性格,让我多学学别人。
可性格,它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独一无二的。哪能随便更改、复制?我虽然向学他人的健谈、外向,但就是学不会。就算再努力去模仿,但掩饰不了我眼中与心中的怯懦,我,还是那个胆小的我。
渐渐长大了,我觉得自己的性格也不错。不会因为小时与他人争吵,不会因上课与他人讲话被老师批评。其实见惯了话多的人,就觉得话多,有时也有些惹人厌。我,习惯了那个安静的自己。
但耳边还是有那个声音——“你看看人家那么会说话!”我的内心却坚信,我的性格也很好。
也许再潜移默化中,我们不自觉地就为不同事物画上了界限。认定了这种时对的,那种是错的。然而,从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仅是因为外向符合儿童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说外向是对的,那才是真正的糊涂。
一切都是相对而言,若没有内向,有哪来什么外向?若没有不善言辞,开朗健谈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若没有缺陷,又如何界定完美?要是每个人的性格都能变得外向,那时的世界就像无数面镜子,时刻都能见到与自己完全一致的人。人人都一样了,这样的世界该多么可怕与无趣。
无论对错,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