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历时6个月太空生活的神十三乘组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凯旋归来!在这高光时刻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见和记住他们——中国航天科学家。
飞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航天始祖万户,借助火箭推力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向太空搏击的英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历时五年,几经迫害和周折终于回到祖国,投身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用生命保护的绝密数据,使中国第一枚核热武器试验终于成功了……像钱学森、郭永怀、邓家先等了不起的中国航天人,怀抱着让祖国富强的理想,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批拓荒者。我眼中的科学家,是我们中国的民族脊梁。
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无数中国航天员的埋头苦干和默默付出,这其中就有嵊州的一对父女邢球痕和邢一红。父亲邢球痕,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他总是像台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转动着,即使生病也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邢一红女承父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是长征二F火箭逃逸系统固体发动机的总工艺师,是典型的航二代。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邢一红在酒泉亲自助力和见证神舟12号的成功发射,她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我眼中的科学家,代带航天人的孜孜不倦。
邢一红只是无数从小有着航天梦想的少年代表,正因为有着千千万万怀揣航天梦的励志少年,才得以让中国的航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我的心中也悄悄地种下了一颗航天的种子,于是,我开始了探索。 看到关于航空航天的书籍时,我会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拜读;中国航天新闻网,我会时时关注,神州系列的“天宫课堂”我会搜索观看……
万丰航空小镇,是我实践的基地。在科普大讲堂中,我了解了飞机在历史战争以及日常民航中的应用和发展,知道了航空发展的简史。在飞行城堡中,我知道了飞机的五大构造,摸到了真实的机身、坐进了飞机的驾驶舱,体验了“机长”的乐趣。
新昌未来科技馆,让梦想不再是遥远的天际幻想。漫步星河走廊,LED投影的茫茫星海,让满天星辰触手可及,激励着我去探索宇宙;走进“天宫一号”仿真体验仓,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如何在太空遨游;移步飞行体验科普座舱,更是开启了我的奇妙飞行体验。小小的我,也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我的航天梦。我眼中的科学家,是接续奋斗的行动脚印。
习爷爷曾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为了实现航天梦,努力学习,用心钻研,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种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眼中的科学家,具有这样的航天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熏陶下,我心中这颗小小的航天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期待在将来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