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上的风情
——七彩云南行
赵成群
2012 年11月8日早,在孩子们的安排下,我和老伴乘机组团前往云南,作蜻蜓点水式的六日游。我们这是首次去云南,路长行程紧,转眼即去,回京后才断续作点滴漫记之。
1、穿越山水识灵气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得名于澜沧江、金沙江分水岭的云岭山,因为云南在云岭之南,即名云南也。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的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所以这里简称“滇”和“云”。全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高原、丘陵占总面积的94%。最高海拔 6740 多米,最低海拔只有 76 米。入住省城宾馆,导游告诉我们是睡在泰山顶上。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北回归线从南部横穿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地貌和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因之有“春城”之称。
云南虽为春城,却处于云贵高原山地,乘旅游车,越往里走,海拔就越高。坐着37人的3652大巴车,似乎不是在国道上行走,而是穿越在高山崇岭之间,时而山腰,时而山顶,时而山洞、时而山间,多亏了游师傅娴熟的技术,才有惊无险。一路上,总能看到苍山底处沿山而上的层层梯田和一片片白墙的房舍、一处处碧绿如蓝的水面,是那种《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和《木府风云》中的情景。似乎没有看到什么大工业,这里的人们就是靠这些古老的山水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茶马古道、洱茶、云烟、精油及玉、银矿产,世世代代生存着。
云南风景盛地很多,玉龙山当为首屈之一了。海拔5596米的玉龙山,山势高峻,终年积雪,至今还没有人能攀上过顶峰呢!位于丽江市西北的云岭山主峰玉龙山,山上的积雪,并不是随时都能看到的,据导游说,江泽民曾到过三次,每一次,玉龙山都没有给好脸看。当地人把能看到玉龙山顶上的白雪视为玉龙山在笑;也因此说:“玉龙笑,贵人到。”我们这批旅游的人,正赶上大晴天,群峰苍山之中,远远地就看到了玉龙山顶上闪亮的白雪。
追随着这白雪,满载旅客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沿着玉龙山脚下,围着玉龙山,曲曲折折,盘旋而上,直到大巴车无法再开时,游客们就放弃大巴,排着长队,两个人、两个人地一起坐上栏车。悬于空中,居高临下,虽说头有些玄晕,但还是一览众山小,胜景尽收眼底,且悠然悠然地升到拦车终点,下了拦车,又下了个坡,再往上攀,上面有一处寺庙,往上面走着,喘气就困难起来。好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欣赏玉龙山的笑容了。玉龙山似乎就在额头上面,犬牙峰上的皑皑白雪正在向我们颔首致意呢!于是,我们这些游客也就被称为“贵人”。是啊,云南省的重要财政收入,旅游业占有重要地位,旅客当然就是“贵人”了。
玉龙山是纯净的,山涧涌出的水,呈墨绿色,鱼游其间,一眼就看到底。看着不知从什么地方流下来的水,蹲在水边,掬一捧水喝进嘴里,甜甜的,沁入心脾,恍惚如仙水一般。看来,在易污染的社会里,少人居住的地方,才不会没有污染。这里的所有景点:古城、泸沽湖、金沙江、纳西东巴文化、“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风情等,都淋浴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并透出山和水的万古灵气。
说到水,摩梭族导游告诉我们:曾有日本人,以采集标本的名义,来到这里的程海,发现了一种生物,就与德国人联系,把这种生物,运到德国,由德国制成保健食品,再销到中国。中国人发现后,就制止了日本人的行为。
程海又称黑乌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湖水PH值9.3,为碱水湖泊。
日本人在程海发现的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飘浮于水面的微小植物,显微镜下外观为青绿色、呈不分枝的丝状,宛若一根盘曲的弹簧,故名螺旋藻。螺旋藻是目前人类已知的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均衡的生物。世界上现有三大螺旋藻天然产地,程海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从事螺旋藻的开发生产。经济是硬道理,自然,好的能生钱的东西,总是会有人假冒的。导游戏说,有些所谓的螺旋藻保健食品,用的螺旋藻背不住就是海带呢。这一定是与程海水有关了。
2、玉容银貌缘古道
“玉出云南”的石刻,我们所到之处,多有所见,它似乎也隐约出“云南产玉”之意;不过,“玉出云南”是实,“云南产玉”非真。
“云南玉石”,其实都是缅甸玉石,就是翡翠。缅甸出产的硬玉,是玉石中的上品,被国人视为吉祥幸运的象征,且因其稀少、不重复,还被列为世界上最贵的物质——珠宝,且价值连城,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云南靠近缅甸,最先的翡翠玉石,一般都是经过云南流通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从而也就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以腾冲、瑞丽、盈江、芒市等地为依托的珠宝玉石集散地且部分加工而出。正是因为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就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这可能就是“玉出云南”的真谛吧。
赢得“玉石之王”美称的翡翠,最大的特点是美,除了外在的美之外,它还与人的生命有关。有人就直言:金银是钱,钻石是价,而玉则是生命!玉具有稳定情绪、平衡生理机能的奇妙特性,所以,在所有做首饰的天然材料中,唯有玉与人最亲、最近。
站在大巴车前面的导游阿玉,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阿玉成人后,她爸爸花了2万5买了一件玉佩,作为礼物,郑重地挂上她的脖子。阿玉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导游,在做“外导”期间,一次乘飞机时,有位外国人看上了她脖子下面坠着的晶莹剔透的玉佩,要出价15万元买。15万!对于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小姑娘来说,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她动心了。“我问问我妈妈。”手机拨通后,传出她妈妈果断地声音:“你要是卖了我打断你的狗腿!”
和玉不一样,云南的银器却是“土特产”。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琳琅满目的“银都”商店前面,有一个作坊,是做金银器的地方,从窗外看去,工人们正拿着一把小锤子,在精心地锻造着小小的银器。那把小锤子看上去并不起眼,而它却已经在这块土地上敲过了一千年!
沿着这里的崇山峻岭,过去有一条被马帮踩出来的茶马古道。马帮驮运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物资,而且还要穿山越涧,毒蛇、猛兽、瘴气、歹人的奸计,让走马帮的人防不胜防,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好男不当马帮仔,好女不嫁马帮郎”的说法,正是走马帮人真实的血泪写照。可是,为了生存,有生存也必然有发展,马帮照样得走,好女照样嫁马帮郎。为了防止被歹人暗算,更好地保存自己,马帮在由小变大的同时,银器也就走进了走马帮人的生活。用具是多种多样的,银筷子就是其一。如,半途中用水做饭时,先用银筷子插进去,看看筷子变没变颜色,变了颜色就不能用,若要没有变颜色,是水,要先给马喝,然后人用。
用银筷子试毒防毒,效果明显;但久而久之,携带不方便起来;于是,体现在方便上的银件,也就越来越小,越精致。先是银手镯,再银耳环,后来又是银佩,银戒指等,这么一演化,银器件不仅有试毒防毒作用,同时也具有了装饰摆设的审美作用,再后来,随着装饰作用更加广泛,凭借这里银矿的优势,各家各户都成了小作坊,一天到晚,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小锤子的叮当声里,打造起银制品来,而后,大批美丽精制的工艺品,架上马背,长龙似的蜿蜒马帮,走在茶马古道上,销往国内一些省市和世界的四面八方。就这样,世代相传,走过了一千年,银作坊也发展成了今日的银都,世界闻名,原名叫石寨子的新华村也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的金、银、铜器工艺制作在承传中开拓创新,先后研发了九龙壶、九龙火锅、九龙水烟筒、九龙桶、九龙杯等九龙系列银器工艺品,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打造出了云南知名的工艺品牌——“标祥”。传承代表人寸发标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世界之大,各有特色。中国之大,无奇不有。有什么样的地理人脉,就会有什么样的传承之作。玉容银貌一定就是云南这个少数民族多的省份的地理人脉之作吧!
3、楚雄长街宴
把石寨子工艺、束河茶马古镇影视基地、蓝月谷、镜潭湖东巴教圣地、玉水寨等丽江景点,存入记忆,11日早8点,我们乘坐2653大巴,离开丽江。导游已经告诉我们,看几个景点后,晚上到达楚雄,在土司府吃长街宴。
长街宴,听着就有些意思!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陈凯歌导演的“大理之眼·梦幻大剧场”,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形象地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几千年来在大山里面的传奇生活,看后让人激动不已,即便是木王府,也不觉得有什么引人之处了,唯有这个长街宴,却有些缭人心弦。据说,长街宴是哈呢等少数民族“昂玛突”的一道风景线。“昂玛突”类似汉人的春节,是一种在每年春耕开始前举行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家家户户把准备好的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多米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恰似一条长龙,部族的人围着边吃边唱边跳,一起欢度节日,来祈求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活动已成为这里少数民族最盛大的节日。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所以,“彝族过年”,又被称为“嘴巴的节日”,其丰盛足可以想见。至于土司府?土司是过去朝代统治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始置的统治该族人民的官职,这些官职的官员办公的地方,就是土司府了。在土司府里摆长街宴,倒是有些别开生面。这都是历史的传统,没有来过云南的我们,早早地就有些奢望了。
银都水乡和大理几个景点相继走过,2653大巴18:10到达楚雄,我们先入住雄州大酒店,放下东西后,18:30分,暮色中,我们来到土司府。类似中国传统的大排楼,灯火辉煌地矗立在我们面前,不由意识到,长街宴就在这个大排楼土司府的里面了。长街宴原来的意义是摆在十里长街的,它粗旷自然,具有壮观和特色;现在却是土司府和长街宴的结合,自然是经济利益的趋动了。金钱是万能的,它可以把什么都改变,包括人。这里是彝人部落,看来,作为彝人节的长街宴,早已经不是一年一度的节日了,“天天长街宴,夜夜火把节”标语就是见证。到了天天都过年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年了!
仪式确很隆重。虽说那排楼下的摆设类似收票口,大门外的两边,每一面都有六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彝人男女,载歌载舞,列队迎接。进入里面,仍有人列队欢迎,最后还有四个彝人阿妹,蹲在地下,手里舞动着竹杆,有一个阿妹在上面跳来跳去,引得有游客也加入了进去。
迎着我们的是六子石。绕过六子石,夜幕中是一个大的围子,里面摆满了长桌,我们路过时,看到里面已经有人入座了。
这个长街宴厅是围着一方水而成的,水的中间,有一个长寮,连接两边,原来那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的桌子靠着水边的栏杆,好一边用餐一边观赏演出。
桌上的食物倒也丰盛,至于摆上来的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边上,有一位穿着民族服饰专侍服务的彝族女子。导游曾告诉我们,按照彝族人的习惯,对这里的男的一定要叫阿哥,对女的一定要叫阿妹。我们中间的一个小伙子,见她年长一些,就问她,是叫您阿妹好呢?还是叫阿姐好?那彝族女子露出一口白牙点了一下头笑说:叫阿姐吧!看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有些叫法,也不一定就是死规矩。这倒让我想起,在丽江时,摩梭族导游“多吉”曾告诫我们:见了当地小孩子时,千万不要问他(她)爸是谁。可我们没有去验证,现在看来也不一定就不行。
宴席中间,音乐响起,舞台上演出开始。表现当地生活的节目,多是歌舞,一个接一个,欢快喜庆。到这时,我不由想,是否是“天天长街宴,夜夜火把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出一种当地的、民族的、国家的和谐及发展就行。
4、“我有15个女人!”
这次云南游,我和老伴儿是从空中来的。第一次坐飞机是由上海至北京,下午的行程,又是初春的阴天,没有看到外面的景致,这次不同,是晴日,白天。上飞机之前,我和老伴总是走在人群地包围中,对人的认识是直觉的:都是老大,当仁不让的在竞争着。飞机升起后,坐在窗边的我,正好能看到外面的景物,只见地面的景象不断地在变化。离地面越升越高,地面上的人也越来越小,直至从眼睛里消失不见。最初能看到的是棋盘似的有色建筑,错综交叉的线路,再升高些,崇山峻岭也小了,只能腑视到错落有致的山尖和深谷,一些山窝还落有白雪;当飞机上升到几千米的高空后,机翼下,最近的是白云,从白云的缝隙间望下去,全是高山峻岭、大峡谷、弯曲的像线一般的白道道,根本找不到人类的影子。看来,离人类越远,视野越大,人也就渺小到不知在何处了。人是什么?人是从高处看不到的山河中的一种寄生物,全靠山河供养着,他们和山河是一种母与子关系。
——不,人类和地球是兄弟!有人也这么说。更新观念的时代,总会有新观念产生。记得前年秋天聚会时一位朋友说的话:我们工作的时候,儿女靠我们供养,那时我们是爹,他们是儿子;现在,我们没工作了,儿子们有了工作,还有了孩子,那就得变过来:他们是爹,我们是儿子!——他说的无疑是眼下国人的一种事实。可这事实在空中是看不到的,直至我们重又回到了地面,又和人处在了一起。
离人类越近,就会感觉出,有所不能的人,更是无所不能的,有时或者说是肆无忌惮的。
“我有15个女人!”
在玉龙山脚处,在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的高山露天剧场,在红土墙和蓝天的大背景下,众多演员中的一位演员,面对坐在观众席上的众多游客,高举起双手,直言不讳地大声说。如果他是一位中国官员,就是女人数不止这些,也不会如此张扬;何况他扮演的是一个小民,怎能会有这么多女人?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当时,我的心就不由震颤了一下。摩梭族导游“多吉”,颇能体察游客的心理,大巴车上坐定后,他便向我们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这里的摩梭族人实行的是氏族社会的走婚制。女孩子到了成年后,她就可以有单独住的屋子(闺房),她若是看上哪个小伙子并约定后,这个小伙子就可以在天黑之后,悄悄地来到她的房里,第二天天不亮,再悄悄地离去。这期间,若是二人不合,就可以自行了断,互不来往了之,有了孩子,由女家扶养,胖阿哥是不用管的。——这里的人以胖为荣,女的叫“胖阿妹”,男的就叫“胖阿哥”。没有养育儿女责任的胖阿哥,要是那种滥施情的,他的女人何止15个!难怪江泽民在这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由自主地说:这里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
“多吉”还告诉我们,他们一家共有70多口人,由他姥姥主事。差不多一个连的人了,也没有各顾各去自由,仍然团结在一起,而带领这个连的却是一位母性!习惯了改革开放的我,有些好奇,瞅了个机会,问“多吉”:你们这里的领导都是女的吗?回说:也有男的,不过女的多。
母系氏族社会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那是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事了。到了人类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摩梭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社会形态,再剧烈的改革都没有改掉,真的是奇迹。在云南省,母系氏族社会形态,是不是只有摩梭族?我孤陋寡闻,不过,傣族姑娘阿玉说过的话,我倒记住了。她说,在他们的部族里,是不喜欢生男孩子的,如果生了,家人就会唉声叹气:生了个赔本的!生了女儿就像文明社会生了男丁一样,张灯结彩,一派喜庆!这真让初闻此事的我匪夷所思,就像乍看到石林时那样。
母系社会是以母子血缘关系这样一种献身行为组成的由母性主导的社会形态,虽说受到文明社会的挑战,但它上万年存在而不散的事实,肯定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与文明社会比,其中优劣,相信社会学家和政治家们,自有公论吧。
5、泪多多
12日晚入住昆明酒店的次日,上午自由活动,换了一个叫邓为的导游。她中等个头,有点微胖,却胖得十分可爱,脸上总是带着笑,很是热情。下午,她带我们把行李放在一个地方后,指点我们去参观花市。逛花市中间,老伴看到了干花,说是儿子的女友对干花感兴趣,就买下来。送我们到飞机场的车开出拥挤的街道后,老伴突然发现,包装好的干花不见了!一定是拉在了那个放行李的地方。司机师傅要赶飞机,也调不了头,让给导游打电话,送到机场。果然,我们到机场不久,老伴正着急不安呢,邓为的电话就来了。从来人手里接过干花,感动得老伴直说谢谢,还说,亏得是跟团,否则这干花就没了。
邓为是我们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且时间最短的导游,摩梭族人“多吉”长一些,而跟我们时间最长、一开始就带我们的导游则是“阿玉”。
2653旅游大巴拉着我们起程了。一个小姑娘站在车的前头,手握麦克风,用甜美的声音,向我们介绍了她的情况,并让我们叫她“阿玉”。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关系。
阿玉是傣族姑娘,属于那种比较小巧秀气的女孩子。那年她母亲怀她时,骑自行车上班的路上,感觉不好,于是,她早产了。怕急着出世的女儿不好养,老人就给她起了个贱名叫“狗狗”。也许是贱名好养吧,阿玉转眼间就长大了。家人花两万五千元给她买了件翡翠玉佩,这让她对父母对家乡,有了无限的眷恋之情。也许是那个坠在胸前的玉佩的原因吧,她被坠在了美玉的故乡。
阿玉很聪明,喜欢理科,因而考取了上海某大学。毕业到钢厂实习那年,她有望留在上海,就要签约了,一件小事让她改变了方向。那天晚上,他们两三个同学结伴到师傅家里去,每人都拎了一大包礼物。留吃饭时,师傅到外面拎回来两瓶啤酒,桌上的菜很符合上海人的风格。很快吃完了饭,阿玉却希望再有些苹果之类的东西填补腹内的空虚。师母心细,也很能体味下情,就削了一个苹果,切成八块,用盘子端了上来。回来的路上,男同学说,那酒都不敢喝,阿玉却急想找个地方再填进去一些东西。女孩子也就因此不由联想到,如果留在上海工作,背不住要找一个上海老公,岂不是就要经常饿肚子,那可就惨了!于是她十分想念起养育她的父母,想念起她的故乡,也许是这一念之差,她就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上海,心甘情愿地回到了大西南高原的昆明。云南人的欲望并不是很高,却恋故土,只要有正常的生活就满足了;所以,像北京那样的大都市里,云南人就很少。阿玉对她的行动,有她自己的解释。
回到家乡后,阿玉也离开了她的专业,改行作了导游。很快,她就带起了外团。出外一次至少也得一个星期,虽说辛苦一些,但收入却比国内导游丰厚多了,她也很知足。那天,她又一次要外出,母亲在给她收拾行装,她的父亲在边上对她说:狗狗,回来后我带你去钓鱼!阿玉非常喜欢跟父亲钓鱼,听了十分高兴,带团期间她还想着跟父亲钓鱼的事呢,巴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谁知道,当她从国外一回到家,面对她的却是因病瘫痪在床的父亲!想到辛苦大半辈子的父亲有可能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过正常人的生活了,阿玉的心都要碎了。她甚至以为,父亲之所以这样,是她不在跟前造成的,她要在跟前,绝对不会这样!因而,她怀着万分自责的心情,放弃了有高收入报酬的“外导”工作,非常固执地、毅然决然地做起了收入低的“内导”,并为此而不悔。阿玉为些地解释是,她看重的不是收入,是亲情!亲情是用钱买不来的!对父母的深爱,让她把我们这些老年游客也当成了她的父母,行程安排慎密,照顾周到,就是正常安排的伙食,为了让大家吃好,她还自己掏钱给加菜。这一定是阿玉的价值和价值观吧。岂止是阿玉,也是云南人的价值和价值观吧。
飞机起飞。看着机窗外的云南,几天游程所见的人和事,一起涌上心头,心里不由说了句:泪多多!(意为摩梭族人说再见的意思)
2012-12-9于北京。
北京丰台甲14号院富卓苑小区12楼1604室,邮编1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