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田亚敏散文专题

长阳县资丘镇天河坪村七组 1272266726

二0一二年谣言中的太阳风暴和世界末日都没有到来,属于我的人生“噩运”却来了。说实在我的在中学的压力其实真的蛮大的,父母的期望,亲戚朋友的祝福(嘱咐
  
田亚敏散文专题





中学生活剪影
  
  中考中泪痕中结束了,中学生活也终于以痛苦画上了句号。回望一下我中学的三年,不难发现我走得并不怎么顺畅。但想起这中间的点点滴滴,但忍不住和知心的朋友谈一谈,因为我相信回忆一下过去的事儿,会让我今后能走得顺畅一些。
  二00九年秋我走进了资丘镇中心学校,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段求学路——
  一
  田冬梅老师是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又一位良师,正是有了田老师的亲切关怀心和细心教导,才促使我写这篇小文。
  也许是由于我的智力和态度的的共同作用吧,田老师一直为我操着心。读书对我来说实在就是登天,但田老师却硬把我的语文成绩提了起来,虽说在后来的许多次考试中语文成绩都不那么理想,那不代表田老师没教好,而我自己造化的结果。田老师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远远超过师生关系的边缘。因为我的学习总跟不上,田老师就抽她的休息时间为我补课,讲一些有关语文的学习知识,有时候还会给我布置些习题。后来,我慢慢爱上了写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二
  春天的天气虽然可以用风和日丽形容了,但也算不上十分暖和。对于我这样儿的厌学者来说,放假就意味着“改革开放”,如果说放假是学习之余的休整,倒不如说是生命的高度舒张,放假了,如同出笼的鸟,满世界飞。大概是年龄的原因吧,我的假期生活也在发生改变,在我住的村子里有一个算不上大的“农家书屋”,但那算得上乡村的文化大市场,每到假期我都会和村干部商量着帮忙照看,不图挣多少钱,为的只是饱览一下那结在我看来非常好的书籍,说不定干部还会在我上学时送我几本我喜欢的书,可以说村子里是我假期生活寄托的一产分,如果没有村子,那么我的生活一定会少些色彩。
  放假了,和父亲母亲一起走在阳光之下,谈论一下学校生活,谈论一下生活中的枝枝蔓蔓,偶而还谈论一下我的人生规划,没有激烈的争论,有的只是聆听与交流。
  我爱假期,更爱村子的生活。
  三
  我永远都喜欢奉献,永远都不能摆脱虚荣心。在我看来,不干部绝不意味着为同学们做奉献,而是一种自我展示或者说是一种娱乐。在中学的我当干部让我很是风光了一阵子,因为无心读书,老师就给我封了个班干部美其名曰:“宣传委员。”那大概是班委会成员中最小的干部吧!只要能有个干部当,我每天都得瑟。学校建有校园广播室,每天每班都要交一些稿件,于是我便催着同学们交,好像是给我做似的,好在后来老师提早发现并辞掉了我,要是长期任职说不定会给我惹下麻烦,也许我这辈子就与“政坛”无缘吧,这样也好,做一个平民百姓其实也蛮不错的,免得找些压抑弄得诚惶诚恐。我这人生就是被领导的范儿,从来没想过要这方面混出头。
  四
  二0一二年谣言中的太阳风暴和世界末日都没有到来,属于我的人生“噩运”却来了。说实在我的在中学的压力其实真的蛮大的,父母的期望,亲戚朋友的祝福(嘱咐),老师的催逼,甚至同学的鼓励,对于我来说并不会带来多大压力,反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压抑。
  四月全市组织了一个调研考试,考试过后老师们为了让我生活的自信,一起纺织了一个美丽然而对我来说辛酸的谎言。在调研考试结束后的两个月里,我听到的大多是:“金榜题名、中考大吉”之类的话,很少听到中考一词的忌讳。也许是心里作用,在调研考试的两个月里,我生活得真得很美好、很快乐。
  美好和快乐是会随着时间凝固的。六月除了用骄阳似火形容天气外,形容我的心情怕只能是痛苦一词了。摆在我面前的是中考二字,我无法逃避,不管怎样我都得硬着头皮去面对。考试到底还是失败了,我躲到学校办公楼后面垂头抹泪,一想,人生就这么快交待了,心里无论如何都有些想不通。老师发现了我,把我带回了办公室,而且以最柔和的语言说了好些宽慰我的话。我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报怨,所以我也只敢以这种原始而又赋有韵味的方式向所有关心我的人诉说一下。请相信:我所说的一切都与教育无关,更不是对社会的报怨,只是一种生命的悔恨罢了。
  “世界不是以为我中心。”这是我一直坚信着的哲理,我虽然不懂哲学,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的确诠释清楚了。
  无论怎么样,世界最终不会因我的成功或失败而停滞下来,生活科学还得继续,既然来到了这世界,为何不坚强的走下去呢!中学只是我漫漫人生路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有与无只是生活阅历的深浅,并不会阻碍我往后的路。
  我终究一天会成功的,我只需用心珍惜今天。
  写给自己,写给朋友,写给老师,写给父母,写给所有关注我的人。
  
  
  
  
  
  
  
  
  故乡二篇
  旅游综合部12农艺 田亚敏
  
  (一)集镇风景
  清晨,阳光实在惬意极了,那么暖洋洋的,那么自由自在的。桂花路上已次第有了行人,南边资丘小学教学楼前,杨柳树正抽发着新绿,向着高高的土埂,垂着,犹如少女的刘海一样,有些羞涩的垂着,向路过的行人诉说着资丘的芳华。
  资丘,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没有了旧时艄公的号子,更没有了背脚人沉重的打杵声。有的只是小镇应有的那种快意、喧嚣和繁华。让这里扎根的人感受是:自由、恬静和闲散。
  阳光愈来愈浓,但称不上毒辣。虽然很热,但学是想在那些称不上街的道路上行走。集镇这几年很快,一眨眼一个模样,犹如初春破土而出的竹笋一般,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资丘客运站,时刻用畅通的客运将集镇与外界连通起来,缩小了集镇与世界的距离。资丘的长安街算得上集镇的商业路段,有几家大型超市、政府单位。由于交通要实行单向通行,所以长安街显得冷淡了许多,但丝毫没有影响到长安街的商业。在长安街有一个资丘的传奇人物——杨文学,杨文学先生是资丘本土人士,他为集镇发展做的贡献,可以算得上惊人,二00八年他投资了长安街最大(占地1000多平米)的“AAA”生活广场(三A超市),而且二0一0年还在都镇湾麻池古寨风景区建立了他的首家分店,这在集镇众多民营企业家中可以算得上非常了不得的例子了。除此之外他为了带动集镇边缘白沙坪的发展,还投巨资建立了多个蔬菜温室大棚,带领集镇周边居民种植返季节蔬菜。可以这么说,资丘集镇近几年迅猛的发展,也凝聚着杨文学先徨的努力。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资丘镇的桃园路。桃园路大概算得上集镇的文化路吧!资丘镇文化宣传中心、资丘镇文化馆、资丘文化舞厅、巴王宫KTV,始终传承着浓厚的土家文化,和时代进步的和音。文化馆里,来自各乡村的民间艺人们,研讨着撒叶儿嗬、南曲的传承事宜,怎样将它们推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文化舞厅里,没事的人们在这里学巴山舞、学撒叶儿嗬。夜晚巴王宫KTV里舞灯闪烁,一曲曲美妙的土家山歌,将人们一天的累都溶解了。桃园路上人们吸收着亲情、友情,释放着如意和恬适。有桃园路,资丘集镇居民每天都微笑着,快乐着并幸福着……
  日头已经有些偏西,匆匆的吃罢了午饭。集镇大大小小的巷子都走完了,似乎还有个地方没去,哪呢?资丘中学。
  资丘中学坐落于集镇一个叫做腊树岭的地方,那里已没有了大棵的腊树,只有密密的一片柑橘林。柑橘林下一级一级的台阶,径直便到了资丘中学。资丘中学是我的母校,那里好美、好美,粗壮挺拔的香樟树下,高老师正带着同学们上生物课。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无声而有序地排列在校园,在我思绪之中突然想起——这里我生活过。见到了先前教过我语文的田老师,没想到田老师还记得我,而且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田老师领我到了她的住处,我们聊了许多,对于我的现在,她似乎没有表现出来半点不满,她是唯一一个能在学业上理解我的老师,和她的交流中我读懂了宽容。
  时间过得飞快,没有多留给我一分钟的意思。正阳已变成了夕阳,我要离开资丘中学了。操场上篮球架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好长好长……要走了,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田老师送了我一本《铁凝散文》,对我说到:“小覃,今后的日子中别放下笔,老师永远支持你,你中考的成绩并不代表你失败,世界上有许多事儿不是一厢情愿的,学习也一样。”说这些话时,田老师的眼睛竟有地湿润,我最怕见老师落泪,于是简单的道别之后就出了校园……
  不久夜幕降临了,上了灯。原来资丘集镇夜晚也很美,清江的江面上亮着些许渔灯,远远观去就像银天闪烁的星群。资丘广场上,下了班的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街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某某昨天买了3D中了1000元,王某某在资丘宾馆和人打牌被派出所拘了,何某某酒驾被交警中队罚了款……小镇一天的故事在广场上得到了汇总,若是哪个有心人将那些记下,怕是可以办个办社了。资丘镇人民政府办公楼上“为人民服务”的金色大了,在强光照明灯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金闪闪中透着一种正气、一种希望。
  将至子夜,集镇上的灯光才暗下来,路上也已经没有了车辆,只有派出所的夜间巡逻车穿梭在集镇的路面,为集镇居民保平安,也让居民们做一个好梦。梦想中,期待着下一个天明……
  创作谈:
  无论身在何方,但在遥远的家乡总是有一处割不断的牵挂。集镇的影子决是在思绪中回荡。我在新的学校里有了新的生活,不可能经常去集镇了,所以用这种文字堆积的方式写下了这篇小文,以寄思乡之情。
  
  
  
  
  
  
  
  
  
  
  
  
  
  (二)村庄之外
  每次回到家乡,总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不是久别归家的那种激动所致,而是觉得这村子越来越寂静,会不会某一天就死去了……
  一个村庄,有山有水,有路有屋,说详和实在不为过,但一旦和“寂静”一词挂上钩,那么详和也一定是空谈了,我需要安静详和的村庄,但不需要寂静死沉的村庄。
  当村子里的礼尚往来也渐渐转入“经济化”的时候,最普通的化肥都要过百元的时候,物价一天一变(往高了变)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几张票子揣在口袋里已全然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原来村子里缺的不是邻里之间的和睦,也不是对子女的教育,最缺的还是钱。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在当今的社会中,钱占了主导地位,离了钱生活就得制动。
  走出去,进城淘金。城市的“官金券”着着实实诱惑着村里人。
  地了年,年轻人们便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城,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放下暂时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
  都以为城市满大街都是钱,外出务工又不是什么好差使,住简陋的工棚,几十号人挤在一起吃大锅饭。出个门连出租车都不敢打,只得挤挤碰碰的“乘公交”,不为别的,就为省那几块钱。走在路上,路人会冷不伶仃冒出一句话:“这是农民工!”“农民工”这三人字多难听啊!就没有一个更顺耳些的称呼吗?人们都懒得搭理什么称呼,只要有事做,有钱挣就万岁了。有些人在外面务工,非但没挣着钱,而且要家里人贴盘汗线做路费。这还算后果较轻的,村上的卫在北京打工,因赌博赔光了几千元工资,就邀了个狐朋狗友去抢劫,寸土是金的首都怎容得下抢劫犯,结果卫和那伙人蹲了大狱,至今还未释放,成了众多外出务工者中的一段“英雄事迹”。还有一些人在外面多多少少挣了些票子,都想着当老板开公司。一个外来者(务工者)想扎根开公司,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拼尽全力支起个小场子,也充其量是个皮包公司,甭说盈利,连税收都成问题。不难看出: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全是贴补些“小老板、小经理”弄活跃的。
  (三)村庄之内
  年轻人疯涌一般挤向了城市,村子里变成了老人和孩子的聚居地,村子也由些失去了应有的那种生气。村子变得小了,人们的交流也变得少了,所以人们的心胸不免也会变得狭窄许多。
  山林土地对村里的农耕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富裕的代表,而是一种负担。年轻人一拨拨进城,村里的土地渐渐的多起来,能租了去的就租出去了,没人租的就干脆荒芜了。许多老人也向往城市生活,硬是拼出老本人要在城里买套房。即使不到城里,也要到镇上的好地段置上档次不一的房子。似乎只要门前有条称为街的道路,他们就得到了莫大的满足。也难怪他们有这样的向往,因为现在村子实在太寂静、太寂静了。
  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我不知给城市带来了好处了,还是给农村带来好处了?在我看来,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给农村带来的是诸多的不快和不变。
  因为少了年轻人的大度,老年人就免不了因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天争嘴,甚至还大打出手,说白了这都是因为年轻人少的缘故。即使有个年轻人在家,又有哪个愿意管别人爹妈的事呢?没人去讨那个刺激,更况切成不成都捞不着好。任他们去吧,于是就三天两头儿的给派出所找事儿。有人说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玩得转,其实在村子里还真不是这回事。离了年轻人,有许多事老人就真干不成。
  在乡下杀猪可以算得上一年之中比较重大的节日,是过年的冲刺准备,所以杀猪就要请多的客人吃“杀猪饭”,但如今吃“杀猪饭”简单,杀猪倒成了一件难事儿。杀猪的第一人议程(也是最繁重的议程)就是揪猪,锹猪可不轻松,没有四五个年轻汉子是拿不下的,若是有人在其中偷懒那后果甚是严重。可如今哪还有多少揪猪的人,所以在家的老人们就不得不出高价钱顾专门杀猪的班子,一头猪动则一两百元,那价钱很有些高,基本上是拿着良心在做这生意。也有老人为了省工钱,冒着胆子请几个老哥俩揪猪的,但那每揪一次猪都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暂且不说揪猪的困难,其他事离开了年轻人同样受阻,弄得不好就被人算计,几百元被捞去是常事。
  近两年,村子里提倡在家的老人种蔬菜,毕竟是提倡,所以就没签定什么购销合同,这一下子让那些黑心的商贩钻了空子,那些黑心的商贩知道这些老人的子女一般都进城打工去了,所以就换着法人坑这些老人。要么强买强卖,要么付假钱,更些缺德的故意将账算错。老人们一般不太多算账(时代原因,读书甚少),即使是算也不敢提出来,因为老人们知道,这生意非这么做不可,否则那后果……这反映出来的是商贩的品德,也同样说明没有年轻人村庄,是一个人吃人的村庄。
  没人想看到一个村庄是一个“老龄化”的代名词。“老龄化”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但在农村的“老龄化”问题,绝非是真正的“老龄化”问题,而是年轻人转移所致。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在呼唤,呼唤在外的年轻人,村子里需要你们,家乡发展需要你们。
  夜,静静的;村子,静静的。
  一发都在寂静之中,仿佛一下刻就将消亡。
  
  
  
  
  日 子
  旅游综合部 12农艺 田亚敏
  
  当鲜红的太阳越上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对于新的一天,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希望之余更多的是那一份期待。就这样日子在晨光中开始了。
  乡村里永远那么美丽,在乡村的日子也都永远那么详和,那么快乐。
  手捧一本《精品散文》在乡村的斜径上,一边走,一边读那一段又一段优美的文字。读累了,就地坐在田埂上,和村叔村婶聊一聊村内新近发生的新闻,或是开一个文明而适合年龄段的小玩笑。也有时候无心去读书,就邀了山哥一起跑到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去看民乐表演和巴山舞表演,听着锁呐吹奏的土家“迎客调”,看着唯美的东方迪斯科,心中便忍不住一阵喜悦——人活着真好。
  读书,对于我来说似乎永远是空谈。上课,下课,这一重复的事儿,不免让我些讨厌。每一堂课我都是从“双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中过来的,这也正是我缺少友谊的原因之一。在学校的日子,心中总是戚戚的,终于等来了一个结果,成绩(优秀)与我彻底拜拜。我失去了一半的快乐、一半的希望、一半的幸福,我的心还能失去友谊吗?苦守着精神的财富,一天天在抑郁的思绪中度过。
  我常常羡慕成年人的日子,上班、下班、开会、旅游、上网。在我眼里成人的日子就是一种幸福。他们不必去了学业成绩,“拼死拼活”在成堆的书籍里去“淘金”。更不用为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去付出全部精力,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友谊的积淀不像我们那么肤浅。我守望着日历的最后一页,撕过了这一页,我就就又长大了一岁,对生活,对友情的积淀就更深了一层,离“成年人”这个称谓也更近了一步。
  老实说,从某个层面讲,我的日子过得并不幸福,也不快乐,更提不上轻松。我知道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并不那么简单,快乐也绝非一件易事,因为这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下雨的日子,我会暗自抹泪,我审视着、反思着自己在友谊路上的过错,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收获些什么。
  生活中、人生路上、朋友之间,真诚些、乐观些、宽容些、理解些、纯粹些,那么日子就会过得顺畅些。
  太阳每一天都是暂新的,日子每一天都会有所不同。无论如何都会用去过日子,而且日子不会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中去过。
  
  
  • 高中3年级 - 散文
  • 字数:6383 投稿日期:2013-5-29 12:24:00

  • 推荐3星:[极地之北]2013-5-29 12: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