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阅读指导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一】太祖父的遗言

莲湖区西电实小五年级一班 翟嘉炜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这是爷爷给我讲的几个小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真实事情。对我启发不小,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品评,也许能得到启迪。
   前言:这是爷爷给我讲的几个小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真实事情。对我启发不小,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品评,也许能得到启迪。
 
               【一】 太祖父的遗言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财主被打倒了,贫苦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房屋、衣服、农具和耕牛,他们欢天喜地,他们兴高采烈,他们趾高气扬。村村都用柏枝搭起了彩门,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一派百废俱兴景象。就连村东头的一座古庙,也改成了一所小学校。爷爷当时8岁,曾祖父母提出让他去上学。他打心眼里高兴,因为他没敢想过,“过去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学,今天我也能上学了!”抑制不住内心愉悦,他高兴,他激动,一夜都没合眼。
    事后爷爷才知道,曾祖父的这一决定,是为了实践太祖父(我爷爷的爷爷)临终的遗言。太祖父是被一个有学问的人鞭打,含冤饮恨而死的,临终前对曾祖父说:“好好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让他们读书识字,才能不被人家欺服……” 所以爷爷、二爷、大爷、四爷相继进了学堂,家里每年增加一个学生,村里人都羡慕 啊!(呵呵,我忘记介绍了:爷爷兄弟四个,爷爷排行老三)。
    大爷、二爷都是隔级跳的,到了五年级他们和爷爷竟成了同班同学。并且他们都是学校的优秀学生,他们兄弟四人的名字被人们编成顺口溜在乡里传颂着。学校还专为他们办了个“兄弟刊”。
    随着时光的流逝,家里的负担逐渐加大。试想两个人种地,供养四个学生上学啊!爷爷和两个哥哥同时小学毕业了。大爷的年龄大一些,也懂事些,主动提出不考初中了。父母就对他们说,你大哥不考了,你们两个,谁考上谁上。那年的升学率是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每四个毕业生才能考取一个。初中,当时当地都叫县中。一个县只有县城里才有。然而,他们俩都被录取了。考上初中对别人来说是欢天喜地的事,而对这个家却是一场灾难。曾祖父母就和爷爷商量:你年龄还小,让你二哥先上吧?你明年再上。爷爷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开学前,初中的老师到了这个村,曾祖父母述说了家境和自己的打算,那个老师口齿伶俐,并保证每月给助学金,又介绍了助学金档次:6元、4元、3元、2元。曾祖父母答应了。爷爷又有求学的机会了。而在他们上学的时候,助学金却少得可怜,经常是3、4个月给一次,都是3元、2元的。唉,那就熬吧,他们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背一篮红薯作一个星期的干粮 。家到县城45里,每周往返一次。临近毕业两个月的时候,家里实在供不起他们继续上学了。曾祖父母又向爷爷说:“你还小,明年再上吧!”爷爷二话没说,就去学校拿铺盖。他知道,家里该卖的都卖了,不该卖的也卖了,就连住房的门都卖掉了。可想而知,这个家里还会有什么?
    爷爷到了学校,找到班主任,向他说明了情况。班主任老师说:“这事要经过校务会研究才能决定。”爷爷恳求地说:“老师,几年来你为我操了不少心。你就让我回去吧,世上大部分人还不都是种地的吗?”“你不要急,先等等,明天早上给你回话!”唉,可惜二爷的班主任是个口吃,校务会上哪能辩过伶牙俐齿的爷爷的班主任呢?校务会决定留下爷爷。二爷从此失学了……
    爷爷的批语:嘉炜,你整理的不错,比我讲的更加条理化了。
  • 小学5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 字数:1265 投稿日期:2008-3-16 11:25:00
  • 推荐3星:[莹靓沫]2008-3-16 11:26:52
    精品推荐人:VAMPIRE13,NXWYR03,T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