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集)“马上,你的梦将变成现实!”马克的脑袋里响起一串奇怪的,犹如机械般冰冷的声音。 “……大家都知道,月球的运行一周的时间是29天……爱森·马克教授,您怎么了?”主持人停止了演讲,问着马克。
“没什么,”马克答道,“你继续吧。”
“好了,接下来的是重点!大家看,”主持人指着一个鹦鹉螺的图片,说,“这个就是活化石——鹦鹉螺。最近,美国两位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见解,月亮在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这两位科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发现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一样的性能。螺纹分许多隔,虽宽窄不同,但每隔上的细小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一个朔望日(中国农历的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这种特殊生长现象使两位地理学家得到极大的启发。他们观察了古鹦鹉螺化石,惊奇地发现,古鹦鹉螺的每隔生长线数且随着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渐减少,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却是固定不变的。研究显示,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上,生长线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中生代侏罗纪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是15条;古生代奥陶纪是9条。由此推断,在距今4.2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有九天。地理学家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原理,计算了那时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得到的结果是,4亿多年前,距离仅为现在的43 %。科学家对近3000年来有记录的月食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与上述推理完全吻合,证明月亮正在远去。”
主持人故意在这顿了顿,接着说,“那么,以此类推,石灰纪月球绕地球一周是15天,侏罗纪是18天,白垩纪是22天……如果月球的公转再快些的话,那么离心力就要大于地心引力,它会离我们远去。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月球的这种运动使地球也发生了改变。鹦鹉螺还有一些气室,它们每个小时都会到洋面上呼吸一次。这些在座的生物学家们都因该知道。它呼息完了以后,就会用白色粘液封住气室。现代的鹦鹉螺有24个气室被封了起来。可大家看看奥陶纪的,它们只有17个气室!越往后越多,侏罗纪有21个……直到新近纪,也就是近现代,才有了23个。那么也就是说,地球的自转也越来越慢。这些都是月球的潮汐力造成的,它的公转越快,地球的自转越慢。这样,迟早有一天,地球会停止自转!”
马克想起了他做的梦,不禁不寒而栗。
“放心,照这样的速度,那种事至少也得在10亿年后才会发生,我们不必杞人忧天。我讲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在计算地月系运行的时候,也要考虑它的影响……”
不是的!马克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怎么会有这样的巧合。
过了两个小时,研讨会才结束。马克被送回了家。一路上,他都在想今天这些事情,难道他的梦真的是一个预知梦吗?
“爸爸,今天我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去看了一个电影,叫《停转地球》。可好看了呢!”马克才六岁的儿子用他那水亮的大眼睛看着马克,天真的说。
什么?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巧合的事?“儿子,告诉爸爸,它里面讲的是什么?”
“它里面就是讲地球没有白天黑夜了(其实就是停转了),然后还有人们应对的那些事,还是很精彩的!对了,里面有一个叔叔,很像爸爸你哦!”马克的儿子回想这电影里的情节,说道。
马克不敢半点犹豫,赶快打开笔记本,到网上去搜《停转地球》的资料。“不行,我得联系制片人,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马克按照上面写的电话,拨打了过去。可是,意外的是,那个号码不是电视台那边的,而是……(未待完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