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年级 - 杂文 阅读指导

追忆韩非子(序)

TANZIWEN

让我们回到战国末年,去拜访韩非子——这位本可以改变整个中国的法家人物。这只是一篇序,接下来我将会陆续写出有关韩非子的作文。
  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而秦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制度国家也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事。但这里我有一个问题:“你知道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是什么吗?”这个问题我问过八十多个同学,一个人都答不上来,更滑稽的是有人竟然说是儒家思想,我不知道那位同学读没读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故事,儒家是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离秦统治时期可是相差近百年。“是法家,是助秦统一天下的法家!”
  秦国早在战国中期以来就一直重视法家并将其一直作为统治思想,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商鞅后虽被杀,但他的变法终于使秦走上日益强大的道路,为秦后来翦灭群雄奠定了基础。到了秦王政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把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子的著作传到了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赞赏。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不过以秦王的性格,我不相信韩非子仅仅是将别人的著作传到秦国就被始皇所赏识。诸位想想,秦始皇在亲政后重用了那么多的贤臣良将,最终雄霸九州,令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时代,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那么一定有他的一套很厉害的用人哲学,我认为韩非子肯定多次与始皇亲自探讨治国之道并得到始皇的认可,否则他怎么可能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呢?
  不过历史总会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遗憾,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却得不到韩王的重视,后来到了秦国,刚刚有点实现自己主张的机会就被嫉妒其才能的李斯等一干人陷害,后被迫自杀,未有建树就不幸逝世了,这也就直接导致身为法家集大成者他的名誉远不如商鞅了,但无论翻开哪本史籍,后人对其评价都高于商君甚多,当然从一名学者的眼光来看,韩非子之所以被后人评为法家首要代表主要是因为其“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但以我这一个初一学生的目光来看,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好吧,我们开始吧。
  • 初中1年级 - 杂文
  • 字数:741 投稿日期:2011-8-12 13:33:00

  • 推荐3星:[烦恼找我]2011-8-12 15: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