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阅读指导

追忆东坡有感眉山故事少年说干雨轩干雨佳

冠城七中 GANYUXUAN

在这个秋雨的黄昏,我吟唱着先生的《定风波》,沐浴着桂花的幽香,徜徉在三苏祠,找寻东坡的足迹。我拜别苏轼,缓缓走出苏宅大门,大门旁那棵千年榕树依旧繁茂而遒劲。去连鳌山拜访他的笔墨;去唤鱼池感受他的柔情;去三苏乡倾听万棵青松的诉说。
           追 忆 东 坡 有 感
          ----“眉山故事少年说”
          眉山冠城七中:干雨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眉山冠城七中的干雨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忆东坡有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这个秋雨的黄昏,我吟唱着先生的《定风波》,沐浴着桂花的幽香,徜徉在三苏祠,找寻东坡的足迹。
  这庭院,朱墙,黑瓦,古树参天,在细雨的润泽下格外的显眼;古朴典雅的楼台亭榭,词意隽永的匾额对联显得那么厚重而亲切。
大门后的前厅正殿前,那三棵银杏树,需三五人才可合抱,他们仿佛不知初秋已至,高大的树冠,依然披着绿衣,显得格外苍翠;硕果满枝的银杏也成熟了,拾起一颗,捏开果皮,黄黄白白的果仁,有点特别的味道,正想扔掉。父亲说:“这是好东西,晒干后就没味道了,还可以炖食,可香了。”想必东坡先生少年时,也做过这样的事,听过这样的话吧。
  银杏树下,一条小道伸向远方,小道两旁,满眼翠竹,竹林后朱红的围墙,那么古朴,那么凝重。竹林间,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流淌,不见其发端与终极。雨点撒落水中,叮咚、叮咚,发出微微地响声。
  寻着小溪,来到洗砚池。只见池水幽绿,先生夫人王氏蹲身池边,轻轻地洗着笔砚,一旁的丫环忙着整理、收纳洗净的笔砚。池畔,万千翠竹,随风摇曳,和着墨香,韵味永久。
  小径旁的溪水流进了路边的荷塘。塘水如镜,细雨化成一粒粒珍珠跳入荷叶,又顺着荷叶滚入荷塘,漾出几道细细的波痕。
  书房“来凤轩”就在荷塘包围之中。微雨中,只见东坡先生斜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蓬蓬然长髯自然飘逸,神情悠远略带沉思。透过他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幼年天资聪颖,被誉为神童的先生在博览群书。更想起了他的那副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不知怎的,一提起先生,总想起他在黄州任职时的情形。当时,先生在黄州城东的一块坡地上建起一个小屋,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在这里,先生开始了潜心的学习。一日,一老友来访,呆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见东坡先生,先生急忙道歉,自己在抄写《汉书》。老友十分惊讶:“以先生的才华,开卷一览,就能够终身难忘,怎么还亲自抄书呢?”先生告诉老友,自己抄《汉书》已三遍,边抄边背,现已能将七十多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老友回家后,感慨地对儿子说:“像苏轼这样天分极高的人,读书还这样勤奋,天资一般的人应更加努力才对啊!”
  雨停了,我拜别苏轼,缓缓走出苏宅大门,大门旁那棵千年榕树依旧繁茂而遒劲。我侧身回头,仿佛又看见了,先生一手举杯,直指苍穹,高声吟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再过几天,就是国庆长假了,我将继续追寻东坡先生的足迹。去连鳌山拜访他的笔墨;去唤鱼池感受他的柔情;去三苏乡倾听万棵青松的诉说。
  我是东坡故里的后辈,我是先生诗词的学子。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我会循着先生的足迹,吟着先生的诗词,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 初中1年级 - 记叙文 - 叙事
  • 字数:1187 投稿日期:2016-10-7 17:56:00

  • 推荐3星:[DANXUE]2016-10-8 15: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