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阅读指导

游白沙古井

桐梓坡小学 阳浩宇

白沙古井历史悠久,见证无数风雨与沧桑,面对白沙古井,这种悠久与沧桑萦绕心头,让我感觉古井如风雨中的老人,虽然不是风烛残年般。古井边曾涌现过的无数故事,岁月的洗礼,让故事的足音早已远去,那饱经沧桑的缆绳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读过的历代变迁就像如歌的行板,道不尽唱还休,而井边的故事依旧在延续…….
  游白沙古井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民谣中也曾提到:“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这里的长沙水,不用说都知道是有名的古迹——“白沙古井”里的水。今天我伴着柔和的春光来到了这个所谓“长沙人人皆知的”——白沙古井。
  面对古井,井台四周是高地,条形麻石护坡,沿护坡四周以麻石砌成护栏,护栏两侧有台阶下到井边,井台依然用麻石铺成,有十几平方米大小。靠山的护坡下,四口用大理石彻成的,深仅尺许的长方形小井由东向西排列,小井间只隔一石砌神台,彻井的石条上依稀可见绿苔的痕迹。本为一眼,出水较急,明末时分为二眼,出势渐缓,后来又被扩为四眼,而今神台左边的两口小井清水漫溢,清彻见底,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右边的两口小井已断流。井水的清彻让人亲切想捧口而饮。
  迎面的高大的牌坊耸立,白沙古井的字样告诉人们一种沧桑,左边建有玄瓦红柱传统样式屋宇,开设着茶楼,右面是一回廊,回廊纪载白沙古井的文字,正中是古井与绿树青翠的小山坡,这绿树掩翠让古井更有种韵远之感。山坡前刻有各个朝代关于“水”字的不同写法的石刻,这些“水”字样诩诩如生,字态各异,让人充分领略了中国书法之精妙。
  关于白沙井的由来有个传说。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山,也没有井,那时,当地的人吃水、用水全靠一口水塘,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条黑龙,落到塘里,成天在里面滚呀、翻呀,把一口塘水搅提象锅泥浆,人、畜喝了常常闹病,有天早晨,一位老农下地劳动,路过水塘,见塘边躺着一只紧闭双眼的丹顶白鹤,老农想,这只白鹤一定是喝了塘里的水,中毒了,便连忙把它捧回家,采些草药熬好汤,一匙一匙地喂进它的嘴里,不一会,白鹤苏醒过来,对着农夫点点头,然后展展翅膀围着老农转了一圈后飞走了。过几天后从外乡来了一位叫白沙的姑娘在那里开起了一个面铺,黑龙听说有漂亮姑娘开面铺于是便变成一黑脸男子去店里吃面,殊不知面条到了黑龙肚后却变成了铁链,就这样黑龙给白沙姑娘牵住了肚肠,接着白沙姑娘把筷子穿过链环,往地上一插,变成一根粗长的铁棒,锁住了黑龙,这时,一只耀眼的丹顶鹤腾空而起,接着一座小山从天而降压住了盘蜷挣扎着的黑龙身上,白鹤飞下来勒令黑龙吐清水,于是小山角下便出现了一口水井,不断涌出清水,人们便把这井水叫为白沙井。
  白沙古井历史悠久,见证无数风雨与沧桑,面对白沙古井,这种悠久与沧桑萦绕心头,让我感觉古井如风雨中的老人,虽然不是风烛残年般。古井边曾涌现过的无数故事,岁月的洗礼,让故事的足音早已远去,那饱经沧桑的缆绳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读过的历代变迁就像如歌的行板,道不尽唱还休,而井边的故事依旧在延续…….
  • 小学6年级 - 记叙文 - 写景
  • 字数:1088 投稿日期:2008-3-9 12:08:00
  • 推荐3星:[晨曦]2008-3-17 19: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