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3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梦在田野里飞翔

张玉学

当我们面对浮躁的空气的时候,只要想着自己的文字和那些支持我们的人,一股作气绽放未来的花朵,拥有更加秀美的明天。
  梦在田野里飞翔
  -----与中学生朋友一起飞翔
  张玉学
  掬一捧清水,撒向青嫩油绿的小草,我们在另种精神世界中张望,挥手,作别生活的梦,一群渴望奔跑的孩子怎可迷恋于黎明间的晨雾思绪,我在梦里轻声吟唱,文字却在远方的田野里为我们翩跹起舞。
  散文是我的钟爱吧。贫穷的生活让我懂得人世间除了有情、有爱,还有最好的精神伴侣、以及用话语难以言状时的另种表达。生于农村,自然对家乡的种种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不知何时起习惯了写文诚然为我的生活添了些许的快乐与希望。
  对文学,于写作,我心存敬畏,总有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文学给了我纯净的灵魂和无形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季节,以一颗最平凡的心,珍惜着世界上的每一处风景,乃至每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即使梦想接近理想在同样的世界里形成反差,但我仍愿意携手行囊独挑脆弱的生命,带着幸福的纯真与美好,一边书写着天地山间的神话,一边执着地去寻找心中的净地。
  在杂志发表数篇小文以后,常会有人问我,你为何独爱写文章又为何写的那么深沉难懂?其实几年前的我还一点也不喜欢写作文呢!那时写作对于我也是件很棘手的事情。究其何因使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是生活的逼近抑或对现实的无奈。
  一,从贫穷中学会生存:置身90年代农村土地,辍学两年的艰辛经历,蜕变的美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日起而作,月落而息,熟悉的劳作生活让肌肤日渐告别青春的骤变,肉体在疼痛的边缘多有几道印痕,贫瘠与落后让我深有所悟,站在诗歌旁拥有沧桑却握不住苍老,体验贫穷却又无法享受另一种贫穷,感想颇多,难以言说的唯有文字可以寄托和诉说。
  二,学习逼近,爱书开始:最早小学写作文只为求得考场作文高分,熟知作文与文学区别甚大,一线之隔难以跨越。一切的皆为应付考试,以背书为主后而坚持便为爱之。三,兴趣是好的起点:背书已久或者受之家庭背景书香气息影响(哥哥、弟弟小学期间作文闻名校园)也就习以为常,多读好书在探索中感受好奇的力量,渐入佳境,那一线之隔便是搁放心间的一块不曾落地的石头。然而,许多同学都觉得写作文是件苦差事,总觉得心有所想与文字表达完全不一致,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想一想,你可以将你每一天的所见所闻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将你的思想和情感都尽情地发泄出来,持之以恒书写无难事,这岂不是快乐之事啊,况且作文在中高考时比分较重且又为鸡肋弃之可惜以及在日后工作岗位必有用武之地,努力把握未必是件坏事。四,写可以促成好的习惯:除个别具有天造之赋人才以外,只要你坚持一条路线并且勇敢的行走,枯燥、懒惰在所难免,重点是在于以乐制敌,这一点习惯被人忽略也习惯被人记起,这往往在写文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行思于前,造文在后,纯洁的心灵指引是主导我们走下去的唯一也是最好的方向。我的直觉告诉我,许多东西久经咀嚼之后,便是成熟化的食粮,相信你的写作水平提升更高,你会发现更多的广阔与神奇。写作需要灵感,究其来源无处不在,如果瞬间的薰风过境,不能及时握住,将会是狼籍一片,流水难拾。因此,写不仅需要好习惯还要敢思。五,满足虚荣心也是一种动力:我不排除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以致走上了写作这条路似乎是一种习惯,久而淡之。当前许多朋友为能够发表一篇作品或者自己的名字见诸报刊可以向周边同学炫耀一番为荣,继而努力读书、模仿、尝试着书写,进一步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可见满足虚荣心不无好处,适时可止反力也成动力,相反也是执著的追求。
  文学征途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坚持平衡、克服浮躁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子。
  依旧记得生命中有种艰辛叫农孩生活。生在山里,出走农村,该到觉醒的时候了吧,我想高声大喊,替农村的孩子,我的同龄人呼唤。用沙哑的歌声鸣唱,却每到这个时候,眼泪砸伤我的心情,伤害的不只是我的面容还有自尊。然而我单声歌唱又不止一次发现不应该只是空唱音乐的旋律,我们更应该打开心扉走出去,阔步散发文字的味道,道出朋友的心声 ……让文字渗透我们这群孩子的生活,让文字带给朋友安慰与快乐。
  一直以来,我就这样走人生之路,写生命之文。作文先做人,笔下流淌着土地田野的气息与芬芳。翻阅发表过自己文字的报刊,作品虽很稚嫩,但不论刊登何地,一股热血便会冲至胸膛,倍感激动,几分欣慰。在那些舞文弄墨的日子里,时常也会广涉一些与艺术挂钩的东西,为生活写作添加一些趣味。于此,我总是去想那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固执得认为对此已经了然于心,顺其自然。如今我始终乐此不疲的写着,将梦想、将喜悦、将欢快、将忧伤还有我们少年的心思放飞于那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田野和天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在很多我们觉得很孤单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浮躁的空气的时候,只要想着自己的文字和那些支持我们的人,一股作气绽放未来的花朵,拥有更加秀美的明天。
  张玉学,90后生人,笔名,雁水。中国青少年作家记者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学社团联谊会理事等职,荣获第一届“华仁杯”全国小作家称号等30余项省、国家文学奖。15岁至今南来北往出没于北京、杭州、长沙、南京、兰州,尝试过“缺书”年代的寂寞,打工亦做过记者,好酒好诗好朋友,有百余篇小文散布各媒体。2008至2010年度《疯狂作文》《作文升级》《考试指南报》《全国优秀作文选》《中学生导报》《白银广播电视报》《同学少年》等报刊专题报道过其事迹。贫穷冷寂的世界,惟愿和朋友们一同度过,温暖后生。
  观 点:靠近现实,却看不清现实
  通联: 338015江西省新余市河下镇冶金学校10级4班
  联系QQ:670568280
  电话:15193017804
  • 高中3年级 - 散文
  • 字数:2233 投稿日期:2011-2-22 2:18:00

  • 推荐3星:[35843]2011-2-22 1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