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童言的写作历程(5900字)

[杳河] 2023-7-8 23:33:57
    童言说:“写作对于我,只是一种心灵表达的需要,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我也不知道将来会写些什么,我只是凭着我的兴趣爱好,凭着对文学艺术的一份热爱来写。”
    现在,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文章写好后,都会先给小孩子阅读几遍,确保他们喜欢读、读得懂。在为儿童写稿之余,他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教他们练武术,帮他们修改作文。“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他们的天真无邪深深打动我,在工作学习之余,为他们写一些文字,是一件愉悦的事。”
    
    
    社会报道
    
    《语文周报》2005年、《课堂内外》2006年、《语文世界》2006、《青年文摘》2007年、《山东青年》2007年、《河北青年报》2007、浙江电视台2008.8、江西广播电台2009.9、河北卫视2009.12、《燕赵晚报》2007和2012、《人物周刊》2008、《岁月》2010、《南方周末》2010、《文苑》2011年、《中学生作文》名家推荐2011年、《燕赵都市报》2012年、《非你莫属》2014.11.16、《七彩语文》2015.11、《语文周报》2016.3、《幽默大师》名家专访2017.5、《小学生》杂志“亲近名家”2017.11、红星新闻2022.5.11。
    
    
    人物评价
    童言从小成绩就出奇地优异,小学六年几乎一直是年级第一,2005年以全县中考状元考取全国重点中学,在校期间曾在各类英语竞赛、数学竞赛、化学竞赛中获奖,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文学方面。
    最早挖掘发现童言的是原《无极报》主编范旭,他曾经这样评价童言:童言是我许多年来所见到的孩子中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一个,从他四年级时投给我的第一篇稿子,到他中考后远赴他乡求学的一篇篇的稿子,我看得出,他是一个在文学上极富天赋、充满才思的人,是文学领域难能可贵的苗子,他将来必定会震响当代文坛。
    读者评价:童言的作品就像是一块美味的糕点,让人越吃越觉得不够,一本好看的童话故事,让人总想一口气读完。
    同学评价:童言就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的耐力、毅力让人折服,可以坐在凳子上几小时一动不动地写作、读书,完全忘记外面的一切。每次交作业时,做得最好的是他;每次背课文时,背得最响的一个人是他;每次写文章,老师给全班读的文章也总有他;每天放学时,走得最晚的一个人是他;每次考试时,总分最高的也是他。
    小学老师袁明月的评价:我想象不出一个十岁的孩子是怎样写出那一本本日记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写,几年下来没有一天间断过,而且所有的字迹都写得那么整齐秀丽,叫人惊讶。
    大学老师何淑英的评价:童言是一个踏实的孩子,就是说比较有目标,他知道他该做什么,他知道他要做什么,在文学创作这块比常人付出的也是比较多的。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儿童文学博士谭旭东的评价: 近几年,很多新人走到文学前台,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创造力,给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童言就是其中一位,他原名张宇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校园作家……现在 儿童文学创作人数日益增多,不少年轻作者加入到这支队伍里,但童言这样的具有才华而且也勤奋的作者并不多。
    
    
    代表作品
    儿童散文《霞光》(11岁)
    今夕的霞光,真美!
    夕阳坠在半山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人迷醉。
    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气,映得柳叶呈现一片红晕。微微的风滑过,叶子沙拉沙拉地作响,霞光便随着飘扬的柳条闪闪烁烁,散开一片星星点点。霞光里的柳是美妙的,安然的。
    霞光洒在路边高大的建筑物上,送来一片璀璨,闪闪的,亮亮的,像灯塔下波面。白墙壁变成红色的了,灰墙壁变成红色的了,桔红色墙壁也变成红色的了。多美啊!霞光里的建筑是恬淡的,和谐的。
    霞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洒在每一个人身上,一切都变了。一切都沉醉了。
    夕阳缓缓沉下去,红霞收回了她的柔光,柳也睡了,楼也静了,路上的行人变得寥寥无几。朦胧的天河越来越深沉,喧哗的一天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