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寓情法

作文书:《记叙文写作方法大全》[电子书]

  咏物寓情法,是指作者在散文中,借咏物来寄寓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咏物寓情法,其中所咏之物与所寓之情,须有相似之处,必有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天成而没有牵强附会之痕。
  例如,秦牧的《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秦牧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这是作者访问驻守南海东瑁洲等小岛上的解放军战士时写下的一篇散文。作者抓住仙人掌的特点,热情洋溢地抒发了自己的赞颂之情。他在文中写道:“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接下来,分层摹写了仙人掌的坚韧性格和抗旱耐瘠、顽强拒害、花朵艳丽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满怀激情地歌咏仙人掌呢?文章末尾点明:“我总是忘不了那墨绿色的岛屿,那簇生着仙人掌的海滩,那迎着海风微笑屹立着的战士们坚毅的形象!”从文末这一句,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借物以寓情,咏的是仙人掌,颂的是解放军战士高尚的品德与情操。
  运用咏物寓情法要注意:“一、作者必须牢牢地把握所咏之物的本质特征,并从中提炼出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二、如果所咏之物有多种特征要铺写时,还须分开层次进行摹写。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咏之物鲜明、清晰。
  
  优秀例文
  
  赞冬
  
  一提到冬天,人们就自然和萧条冷落、枯木萎草的景色连在一起,似乎冬天是冷酷无情的了。然而,我今天却要为冬天呐喊一声,赞美冬天那高尚的风格。
  冬,它是圣洁的象征。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进冬天时,整个世界便被那纯洁、晶莹的雪花覆盖了,连水面也罩上了光闪闪的冰凌。房屋楼阁在雪中静默,土墩、田坎在银光中陶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道路如明月轻洒,树枝如梨花绽放,绵绵的“柳絮”在空中荡游,甜甜的“白糖”从天而降;而龌龊的阴沟,肮脏的粪堆,完全在冰雪寒风中覆没了。啊!整个世界仿佛踏进了龙王宝殿,整个心也似乎沉浸到水晶之中去了。是啊!假如没有冬怎能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奇景,又怎能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古人用“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形容心地的纯洁,以我看,冰——冬之宠儿,也当之无愧了。
  冬——一位可敬的严师。它像保温瓶一样,外冷心暖,默默地给了生命严峻的考验,筛选,淘汰,炼就了多少不畏艰险的强者。不正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才得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结论吗?不正是“风霜重重恶”,乃有菊花“性与凡草殊”,“风霜其奈何”的豪气吗?不正是“隆冬到来时”,才有“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的风格吗?是的,古人“映雪读书”,“食雪炼志”,也更是冬之严教了。冬游,冬训,冬练,冬跑……冬啊!你的性格,你的品行,刚毅,坚韧,多少人从你身上得到启示,磨炼出永久坚强,不畏艰难,忍辱负重的品质!冬,你纵然在“冷酷”的十字架上被钉了千百年,却从不擅离职守,叫屈鸣冤,默默地把自己的一滴滴血液注入有志者心田……
  冬——一个兢兢业业、无微不至的保姆。你用自己的一只手——雪,把那青绿的麦苗爱抚地搂在怀里,给它们以温暖和关怀。麦苗在那层棉被下静静地期待,期待着来春生长发育。蛇、鳝、蛙、熊等等,有的钻进了深泥,有的藏入树洞,休息一冬,养精蓄锐,方有新春来到时的振奋,你用自己的另一只手——寒风,举刀挥剑,把那些残害农作物的害虫,砍光杀尽,把那些残害人类、牲畜的虎豹豺狼驱赶进深山老林。冬啊!你严守阵地,不容侵犯;你,是一位最负责任的对友火热温情,对敌残忍无情的好保姆。
  冬,我之所以要赞美你,最重要的是因为:你还是哺育春天的摇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天里,思想被提纯了,意志被坚定了,力量在储蓄着。一旦春风拂面,一切便争先恐后,生气勃勃,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仿佛含苞的花蕾忽然绽开。冬天啊,你撒满天瑞雪,裹着春天酣睡,可是到头来,你却情愿让冰晶玉洁的肌体化作万里春水,无私地、慷慨地去浇灌,去润泽大地。在这充满着对新春赞语的时候,你却永远地在一年的历史上消失了,被那些幼嫩、稚小的青苗吮吸,利用。你,孕育春而不争春,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啊!
  冬,我赞美你品格高尚,崇敬你洁白无瑕。我爱你、想你、盼你,像对待每一个季节那样。我爱你、想你、盼你,不管世俗的偏见怎样厉害。冬——四季之一的冬你来吧!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成熟……你可以和春天的万花,夏天的麦浪,秋天的瓜果比美!
  冬,我要为你呐喊一声:“爱冬吧!”我要翻开《辞海》,为你添写新的注释,用返青的麦苗,用枝头的花瓣……(兰天虹)
  
  例文评析  
  本文运用咏物寓情法,赞美了冬天,寄寓了“爱冬”的激情。文中吟咏的冬,具有心地圣洁、待人严格、对友火热温情、对敌残忍无情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期盼纯洁、严格及对友给予温暖与关怀,对敌残忍无情的思想感情。文中所咏之物与作者所寓之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内在联系,是一篇较好的例文。(文瑛)
  
    
  
  • 下一篇 咏物言志法
  • 上一篇 情感触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