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电子书]

但是现在大家满脑子就只想着一件事:部队已经开到宾夕法尼亚了。只要再打胜一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到那时达西·米德要多少靴子都可以尽他挑,孩子们也就可以凯旋归来了,家家户户就又可以欢乐如初了。米德太太想到她当兵的儿子终于有了重返家园、不再外出的日子,眼睛都湿润了。

谁知到了七月三日,北边的电报却突然沉寂了,直到七月四日中午,亚特兰大的司令部才零零星星收到了一些报告,但都只是一鳞半爪、含糊不清的。好像在宾夕法尼亚一个叫葛底斯堡的小镇附近爆发了一场激战,战斗规模很大,李将军集中了全部的兵力。消息不但语焉不详,而且又姗姗来迟,因为这仗是在敌方境内打的,战报先要送到马里兰,再转发到里士满,然后才能传送到亚特兰大。

心越来越放不下了,慢慢的,全城的人都不觉忧心忡忡起来。天下最难受的事,莫过于不知道真实情况。有儿子在前线的人家忙不停地祈祷,但愿他们的孩子没在宾夕法尼亚。知道自己的亲人跟达西·米德在一个团的,就只好咬咬牙,说自己的亲人能参加这场大战,出力彻底打垮北方佬,也是一种荣耀。

在佩蒂姑妈家,娘儿仨面面相觑,脸上都显露出忧虑之色。阿希礼就在达西那个团啊。

五日那天传来了坏消息,但不是从北边,而是从西部来的。维克斯堡在长时间的猛烈围攻下终于陷落了,这样一来,从圣路易斯一直到新奥尔良,差不多整个密西西比河都已落入北方佬手中。南部邦联已被断为两截。要是在平日,这样不幸的消息肯定会使亚特兰大人又恐慌又悲痛。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无心过问维克斯堡的事了。他们只想着李将军在宾夕法尼亚的决战。只要李将军能在东部大获全胜,那么把维克斯堡丢了也就算不上什么大灾难了。东部有费城、纽约、华盛顿。把这些地方拿下来,北方就瘫痪了,这足以抵消密西西比战场的失利了。

时间一点一点挨了过去,灾难的阴影终于黑压压地罩住了全城,似乎连骄阳都被遮得黯淡无光了。人们抬起头来才会猛然吃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头上原来还有那么湛蓝的天空,并没有遮天蔽日的滚滚乌云。到处是三五成群的妇女,她们有的聚集在人家的前门廊上,有的在人行道上围成一堆,有的甚至就在街心围着,相互庆幸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彼此还安慰上几句,极力装出勇敢的样子。但是可怕的传闻还是像东冲西撞的蝙蝠一样在静悄悄的街上到处乱飞,说什么李将军已经阵亡,说仗已经打败,说已经陆续收到大批伤亡人员名单。尽管大家都不愿意相信,可还是按捺不住惶恐的心情,一大群一大群拥往市中心,拥向报馆,拥向司令部,只求快快发布消息,不管什么消息,哪怕是坏消息也要听听。

火车站是人山人海,都希望火车能带来点什么消息。至于电报局里,不堪其扰的司令部门外,拉上了铁门的报馆门前,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一簇簇人群都静得出奇,而且不知不觉人越聚越多。谁都不说话。只是时而会有个老头尖着嗓子问一句“有消息了吗?”里面的回答总是“北方战场还没有新的消息,只知道战事仍在进行中”,大家听了并没唧唧咕咕,反而更加沉默了。外围一大圈是妇女,有在那儿站着的,有在马车上坐着的,越围越多。挨挨挤挤的人身上汗气腾腾,蹭蹭擦擦的脚又扬起尘土,混在了一起,憋得人气都喘不过来。妇女们都不吭声,可是她们那绷得紧紧的苍白脸上那副默默祈求的神情却比放声痛哭更感染人。

在亚特兰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参加了这场战斗,或是儿子,或是兄弟,或是父亲,或是情人,或是丈夫。他们都在等着亲人战死的消息。他们等的是死讯。他们并不是在等败讯。失败两字他们是不考虑的。他们的亲人现在也许正在宾夕法尼亚烈日炎炎、野草枯萎的山冈上咽最后一口气,南军的队伍现在也许正像冰雹下的庄稼那样大片大片地倒下,可是他们通过血战所捍卫的正义事业是决不会倒的。他们纵然成千上万地死去,结果也只会像种下了龙的牙齿(希腊神话中说,卡德摩斯杀了一条龙,种下了龙的牙齿,却长出了许多武士,想要杀他。——译者注),从土地里又会长出成千上万穿灰军装和白胡桃色军装的生力军,高喊着南军的口号,来接替他们。这支队伍会从哪里来呢?他们也说不上。他们只知道李将军是能创造奇迹的,弗吉尼亚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对此他们深信不疑,正如相信天上有一个正直的不容你不信的上帝一样。

斯佳丽、玫兰妮和佩蒂帕特小姐三人在《明察日报》馆前等着。她们坐在马车上,把车篷推到后边,各自撑起了阳伞。斯佳丽的手抖得厉害,阳伞在头顶直晃荡,佩蒂也是万分紧张,滚圆的脸上那只鼻子就像兔子的鼻子一样不停掀动着,惟有玫兰妮坐在那儿像个石头人一样,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双黑眼睛睁得越来越大了。两小时来她只说过一次话,那是在她从手提包里取出一瓶嗅盐递给佩蒂姑妈时说的。玫兰妮对姑妈说话柔和了一辈子,只有这次一反常态。

“拿着吧,姑妈,要晕你就自己闻吧。我可把话说在前头,你要是真的晕过去了就只好由着你晕过去,让彼得大叔送你回家了,我是不听到消息决不离开这里的——听不到消息我说什么也不走。还有斯佳丽,我也决不让她离开我。”

  • 下一篇 14(3)
  • 上一篇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