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唐太宗君臣

资治通鉴[电子书]

  唐纪十二,贞观十七年①,初,上使李靖教侯君集兵法②,君集言于上曰:“李靖将反矣。”上问其故,对曰:“靖独教臣以其粗而匿其精,以是知之。”上以问靖,靖对曰:“此乃君集欲反耳。今诸夏已定③,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固求尽臣之术④,非反而何!”江夏王道宗尝从容言于上曰⑤:“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负微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⑥,未满其志。以臣观之,必将为乱。”上曰:“君集材器,亦何施不可⑦!朕岂惜重位,但次第未至耳⑧,岂可亿度⑨,妄生猜贰邪⑩!”及君集反诛,上乃谢道宗曰:“果如卿言(11)!”

  【注释】

  ①即公元六四三年。

  ②李靖:唐官员。

  ③诸夏:古代中国的别称。

  ④这几句说:我教给他的已经足够制服四方夷族了,而侯君集坚决要求我把所有的用兵之术教给他。

  ⑤江夏:地名,在今湖北武汉。江夏王道宗:李道宗,李世民堂弟。

  ⑥吏部尚书:官名,吏部最高长官。

  ⑦这两句说:依侯君集的才能和器度,做什么不行呢。

  ⑧意思是:我怎么会是吝惜高位不封给他,只是按照功劳次第还没有轮到他罢了。

  ⑨亿:即臆。亿度(音duó):凭主观猜测。

  ⑩猜贰(音èr):猜疑且有二心。

  (11)谢:道歉。

  李世尝得暴疾①,方云“须灰可疗②”;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顿首出血泣谢③。上曰:“为社稷④,非为卿也,何谢之有!”世尝侍宴⑤,上从容谓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⑥,公往不负李密⑦,岂负朕哉!”世流涕辞谢,啮指出血⑧,因饮沉醉,上解御服以覆之。

  【注释】

  ①尝:曾。暴疾:急病。

  ②须灰可疗:意思是:胡须的灰可以治疗。

  ③顿首:磕头。

  ④社稷:指国家。

  ⑤侍宴:指侍奉皇帝饮宴。

  ⑥逾:超越。

  ⑦李密:隋末义军首领。

  ⑧啮(音niè):用牙咬。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①:“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②,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③,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④。”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⑤:“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⑥,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⑦,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⑧,饰非护短⑨,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⑩,全身远害(11),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12);癸巳(13),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14),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15)。朕之所以,亦类是耳(16),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17),直书其事。

  【注释】

  ①监修国史:官名,负责管理国家史书的编写。

  ②人主:皇帝。

  ③意思是:史官修史书总是秉笔直书,不会妄加赞美,也不会隐藏恶行。

  ④撰次:编次,编排次序。

  ⑤谏议大夫:官名,负责进谏、议论得失。朱子奢:唐初官员。

  ⑥在躬:在身。举:举动,行为。

  ⑦起居:即起居注,中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

  ⑧窃:谦词,用于称呼自己。曾、玄:曾孙、玄孙,指子孙后代。上智:指有大智慧的人。

  ⑨这句是说:指粉饰掩盖错误、短处。

  ⑩希:揣摩。风:风向。顺:顺从,迎合。旨:指皇帝的意旨。

  (11)意思是:保全自身,远离危害。

  (12)许敬宗:唐初官员。高祖:唐高祖李渊。今上:现在在位的皇帝。实录:史官记录先朝皇帝各类事迹并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史书。

  (13)癸巳:七月十六日。

  (14)六月四日事:指玄武门之变。

  (15)季友:春秋时期鲁国公族,鲁桓公第四子。叔牙:春秋时期鲁国公族,鲁桓公第三子,主张立祸乱鲁国的庆父为君,被季友等人毒死。

  (16)是:这些事,指周公、季友的行为。

  (17)浮词:浮华、不切实际的语词。

  【简评】

  唐太宗善纳忠言,体恤下属,勇于承认和改正失误,大臣也敢于直言,这才有了“贞观之治”。但唐太宗“自观国史”,这会影响史官记载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好的大臣不让帝王看史官编写的本朝史书,只让他们学习前代王朝的史书。这就是中国古代史官的优良传统,当时的大臣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有理由拒绝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