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子兵法[电子书]

  其三,巧妙灵活地变换战术,刚柔兼济,因敌变化。一旦做出战斗的决心,决定了进攻的时机,选定了主攻的方向,做好了打击的准备,在战役战斗中就要灵活用兵,巧妙指挥。孙子对战略进攻中的战术运用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提出了有关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心内容是“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即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自己的战术运用。诸如,隐蔽自己的作战企图,示形于敌,瞒天过海,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易其事,革其谋”、“易其居,迁其途”;布列阵势如常山之蛇一般,灵活自如,反应敏捷,善于策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等等。其宗旨就是强调灵活的指挥,多变的战术,反对墨守成规,避免贻误战机,陷入被动。

  这里,孙子已触及战术运用上的最深层次命题,即战术理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问题,用哲学范畴来表述,就是“常”与“变”的对立与统一。所谓“常”,是指事物的稳定性、永恒性;所谓“变”,是指事物的变化性、适时性。就兵学而言,“常”与“变”的统一尤为重要,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或然性与盖然性的有机统一。

  成型的战术原则,是千百万人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和通用性,对它自然应该予以最大的尊重,这一点孙子心里非常清楚,他一再强调“高陵勿向,背丘勿逆”,坚决提倡“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说明他对既定的战术原则是何等的信赖,何等的推崇。

  但是战争是最具有或然性的活动,随机性、变化性是它的根本特点,战术上的“常法”不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如果一味拘泥以往的经验,迷恋于作战的成规,非打败仗不可。因此,用兵打仗,在尊重“常法”的同时,须更注重战术的灵活变化,随机创新,因为后者才是真正的用兵艺术魅力之所在,才是兵学原则不断丰富、升华的不竭动力。正如何去非所说的那样:“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若夫离法而合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子主张在战略进攻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践墨随敌”、因敌变化的战术原则,这实在是切中要害。

  其四,大胆坚决地深入重地,把战争指向敌人的腹心地区。战略纵深是敌人的腹心,对它实施打击,效果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往往能起到动摇根本的作用。所以,孙子主张迅速将重兵插入敌人的心脏地带,“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来确保战略突袭行动取得成功。为达到这一目的,他要求迅速通过敌国浅近纵深的“轻地”,不作纠缠,即便是敌之战略前哨的“争地”,也要巧妙迁回,决不旁骛,“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免得干扰和牵制自己的战略主攻行动。同时,要实行脱离后勤保障的无后方作战,依靠劫掠敌国来补充自己的粮草:“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孙子这一作战指导原则,在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之战中有非常精彩的印证:战争伊始,美英联军迅速突入伊拉克境内,兵锋直指伊首都巴格达。为此,美英联军置卡尔巴拉、纳西里耶、纳杰夫等城市、要点于不顾,全速开进,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推进四五百公里,基本上形成对巴格达的战略合围之势,很快将这座象征着萨达姆政权力量的城市加以攻克,为这场战争画上句号。这种直插腹心、占敌重地的做法,是战略进攻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孙子关于战略突袭的指导思想是以优势的兵力、多变的战术、出敌不意的时间与方向,深入敌之重地,给敌以毁灭性的打击。在战术上,收到“使敌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的效果;在战略上,达到“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的目的。

  孙子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进攻突袭作战的普遍规律,曾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孙子亲自参与指挥的破楚入郢之战,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实战体现。这次影响春秋晚期战略格局的重大战争,以吴军五战入郢、大获全胜而告终。而吴军之所以取胜,除了其政治清明,具备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善于“伐交”外,关键在于其作战指导的高明,而这种高明集中体现为吴军遵循了孙子的战略突袭原则。一是“顺详敌之意”,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使楚军疲于奔命,松懈戒备。二是正确把握进攻时机,明智选择主攻方向,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突袭,迫使楚军在被动形势下仓猝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军主力。四是适时进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重整旗鼓、进行反击的机会,真正做到了“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顺利实现了“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