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述了“道”无形无名而不易被人认识、理解,启发人们从一种全然异于平常思维的“反向”思维来理解、认识“道”。
上士闻道①,勤而行之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③;下士闻道,大笑之④,不笑,不足以为道。
【注释】
①上士:智慧最高的人。
②勤:勤勉努力。
③若存若亡(wú):若有若无。亡,同“无”。
④大笑之:据俞樾考证,应作“大而笑之”。大,以之为大,认为它大而无用。笑,嘲笑。
故建言有之①:“明道若昧②,进道若退③,夷道若纇④,上德若谷⑤,大白若辱⑥,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⑦,质真若渝⑧,大方无隅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
①建言:据奚侗、高亨说,当为古书名。
②明道若昧:明白易懂的道理听起来好像晦涩难懂。昧,幽暗不易看清,引申为晦涩难懂。
③进道若退:使人上进的道理听起来反而好像在引人后退。
④夷:平坦。纇(lèi):不顺畅,不平坦,引申为难以施行。
⑤谷:山谷,引申为空虚。
⑥辱:黑色。
⑦建:建立,建树。偷:刻薄,不厚道。
⑧渝(yú):变化。
⑨隅(yú):角,角落。
贷:施予,帮助。
【译文】
智慧最高的人听到了“道”,就努力按照道的原则行事;智慧一般的人听到了“道”,若有若无,半信半疑;智慧低下的人听到了“道”,就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加以嘲笑,不被智慧低下的人所嘲笑,“道”也就不足以成为“道”了。所以古书上曾说:“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好像晦涩难懂,使人上进的道理反而好像引人后退,容易做到的道理反而好像难以施行,最崇高的品质反而好像什么也没有,最洁白的颜色反而好像是黑的,宽容的品德反而好像有所欠缺,能够有所建树的品德反而好像不厚道,品质纯真反而好像变化无常,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无声,最大的形象反而无形。”道虽然无形无名,然而它却善于帮助万物并且成就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