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上-5.2

孟子[电子书]

  滕定公薨①,世子谓然友②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③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④,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⑤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⑥:‘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⑦。’歠粥,面深墨⑧,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⑨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⑩,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注释】

  ①滕定公:滕文公之父;薨(hōnɡ):周朝时,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②然友:世子的师傅。

  ③自尽:竭尽自己的心力。

  ④三年之丧: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子的守丧期;齐(zī)疏之服:用粗麻布缝边制成的丧服;飦(zhān)粥之食:稀饭薄粥之类食品。

  ⑤宗国:滕、鲁都是文王的后代所封之国,鲁的祖先周公为长,兄弟宗之,故滕称鲁为宗国。

  ⑥《志》曰:志,记的意思,这里指国家史官掌管的记事之书。

  ⑦冢宰:六卿之长。

  ⑧歠(chuò):喝,饮;深墨:深黑色,指丧居内心哀痛,面不洗,忧形于色。

  ⑨尚:通“上”,一说为“加也”,亦可通。

  ⑩五月居庐:古礼,诸侯死后五个月葬。未葬之前,孝子应住在庐中。

  【译文】

  滕定公去世了,世子对师傅然友说:“前些时候孟子在宋国曾与我交谈过,我心里始终不能忘记。现在不幸遭遇到这样的大变故,我想派你去问问孟子,然后再举办丧事。”

  然友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

  孟子说:“这不是很好吗!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竭尽自己的心力。曾子说过:‘(父母)在世时,依礼去奉侍;去世时,依礼去安葬、去祭祀,这可说是尽孝了。’有关诸侯的礼仪,我没有学习过。但我曾听说过:守丧期三年,穿缝了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稀粥,从天子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一样的。”

  然友回去复命,于是定为三年丧期。滕国的父老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国君都没有实行过,我们的历代国君也没有实行过,到你这里却要改变祖先的做法,这事不能做。何况《志》书里说过:‘丧葬和祭祀要照祖先的成规办事。’这样就可说:‘我们是上有所承的。’”

  世子对然友说:“我以前不曾学礼问仪,而喜欢跑马击剑;现在父老百官们都对我不满,恐怕这次丧事不能做到尽心竭力了,你再替我去问问孟子吧。”

  然友又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

  孟子说:“是呀,这事不能求之于别人的。孔子说过:‘国君去世,(太子)将一切朝事委托首相去办理,喝稀粥,面色深黑,一临孝子之位便痛哭,大小官吏便没有敢不悲哀的,因为太子带了头。’在上位者有什么爱好,下面的人便一定会爱好得更厉害。君子的德,是风;小人的德,是草;风吹到草上,草一定会随风而倒。这事取决于世子。”

  然友回去复命。

  太子说:“对,这事的确取决于我。”

  于是世子住在丧庐里整整五个月,不曾发号施令。朝中百官和族中亲属都表示满意,说世子懂礼。等到下葬时,四方的人都来观礼,世子容颜的悲伤,哭泣的哀痛,使前来吊丧的客人都十分满意。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