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艺术篇-中国新诗奠基者郭沫若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郭沫若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不仅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而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更是革命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于1892年11月6日生于四川乐山县,原名郭开贞。后来,他取家乡的沫水和若水两条大河的名字,改名为“沫若”。他四岁半即入私塾读书,并先后在乐山高小和嘉定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红楼梦》、《庄子》等书籍,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13年10月,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在那里,他接触了泰戈尔、惠特曼、歌德、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人的诗歌和小说,产生了创作热情。1921年,他出版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优秀的诗集《女神》。

1923年,郭沫若大学毕业回到祖国,参与编辑《创造周报》并大量写诗。1924年,郭沫若较多地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影响下,他在1926年夏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在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暴露后,他于1927年3月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嘴脸。此后,他参加了有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任主席团成员,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下,郭沫若被迫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他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先后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1937年,郭沫若回到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救亡日报》社任社长。次年他接受党的指示赴武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军事委员会中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和团结国统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郭沫若无比愤慨,写下了《屈原》、《虎符》等历史剧,借古喻今,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无情的打击。1944年,他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受到毛主席的赞赏,被指定为党内读物。此外,抗日期间,郭沫若还写了不少杂文、随笔,出版了《沸羹集》、《天地玄黄》以及诗集《战声集》等。这些诗文,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郭沫若担任了繁重的国家事务、教科文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郭沫若同志继续从事写作,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长春集》、《潮汐集》等。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异的著名学者,郭沫若为世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文革前即出版《郭沫若文集》17卷,1977年后又出版《沫若诗词选》、《沫若戏剧选》等。在早期的诗歌创作中,他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手法,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剖析,对自由理想和进步事物进行热情的赞颂,并善于从古代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英雄故事和壮美精神作为题材,表达时代精神,抒发自己的理想。在形式上他冲破了旧格律诗的束缚,根据自己感情的需要来选择诗的旋律,使他的诗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此外,他能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艺术夸张,语言色彩瑰丽,使他的诗篇充满生机勃勃的气息。在历史剧创作上,郭沫若最大的特点是立足现实,古为今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精神的发扬,来教育人民。此外,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他的多方面成就,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在中国现代史上,他堪称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