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制造篇-光滑如丝的布料——丝绸

中华科技故事[电子书]

蚕茧传入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和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相传桑蚕传入欧洲是通过非常秘密的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入欧洲的经过。当时,有几个印度僧人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东罗马的首都),这些僧人探听到罗马人不愿意从波斯购买丝绸后,就给当时东罗马的皇帝哲斯丁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曾经在丝国生活过多年,掌握了养蚕技术。皇帝听完后,对僧人许诺,一旦养蚕成功,将给予重赏。于是这些僧人从印度取来了蚕种,在东罗马境内养蚕。他们的养蚕技术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对于蚕茧的传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认为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是由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然而这个故事缺乏细节,难以取信于人。

丝绸贸易还曾直接引发战争。当时中国的丝绸经波斯商人转手销往罗马,其价格贵如黄金。于是罗马人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高价垄断经营的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绸,然后东运罗马。波斯人得到消息后,便用武力向埃塞俄比亚进行威胁,阻碍他们充当罗马人获取丝绸的中间人。罗马人无奈,只好请与波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忙调解。据亨利玉尔写的《古代中国见闻录》中记载,公元6世纪,突厥派出了一个由粟特人组成的使团到达波斯,打算与波斯进行一场谋求能够允许其商队在波斯境内自由通过的谈判。然而波斯为了独占中西丝绸贸易之利,不但不答应使团提出的要求,还将收购来的粟特商人贩运的丝绢统统烧毁,以表示波斯不同突厥人就此问题进行谈判的态度;在突厥派出第二个使团时,波斯人还制造了将其大部分使团成员毒害致死的悲剧,使双方矛盾迅速激化,导致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于公元571年征讨波斯,结果双方交战20年之久不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战”。

关于丝绸的故乡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浙江湖州。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丝线、丝带、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它的发现使湖州丝绸的历史前推4700年,成为世界丝绸最老的“寿星”。它的发现同时也推翻了黄帝元妃嫘祖发明养蚕的神话传说。现这些绢片已成为浙江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湖州至今还保存着与丝绸遗址有关的“织里”等地名。

湖州素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著称全国。湖州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远古以来,盛名不衰。湖州丝绸以其精美绝伦远销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誉。以古鉴今,回顾湖州丝绸发展的历史之路,对于振兴中国的传统工业,弘扬祖国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元朝湖州籍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吴兴赋》中有“平陆则有桑麻如云,郁郁纷纷”句。明朝时,一位诗人,在咏湖诗中万“桑柔四郊绿”句,两者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春天湖州田野桑林遍地、绿叶叠翠的景观,点染出湖州蚕桑种植园经济特色和蚕乡的特异风光。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湖州丝绸就已商贸到十多个国家。唐朝时,湖州丝绸进入鼎盛,被列为朝廷贡品。唐朝丝绸之路的真正起点在湖州,如今湖州还保留着骆驼桥等地名,因西域的商人贩卖丝绸都是用骆驼来托运的,而附近的苏杭等地却不存在此类地名。宋元时期,桑树嫁接技术在浙江湖州已经十分流行,湖桑叶质肥美,成为最优良的桑树品种,而采用嫁接技术繁殖桑树,则能够保存桑树的优良性状,这种先进的育桑技术,也使湖州及周边一带的丝茧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公元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到湖州时,记载道:“这里居民温文尔雅,衣绫罗绸缎,恃工商为活。”可见湖州丝绸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吴蚕指湖州蚕丝(湖州又名吴兴)。而苏州和成都当年则以苏锦和蜀锦闻名。在明朝,湖州周边一带,包括苏锡杭等地,乡民兼营纺织,产绵、绸、绢、丝,统称“湖绉”;到了清朝,山西晋商就以经营湖州丝绸发家,乔家大院里就有乔致庸当年到湖州购买丝绸的故事。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商人徐荣村寄送的12包产于湖州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金银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继而丝绸不断获得一系列国内外重大奖项。当时西洋贵族均以穿湖州丝绸为荣,英国女王身上就经常穿着湖州丝绸长裙,清朝皇帝的龙袍也均以湖州丝绸织造。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将东方文化的精华传播到全世界。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