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瑸被康熙誉为“清廉中之卓绝者”,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勤政善政,革陋除弊,爱民若赤,以清官干吏著称,又以其在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政绩评为“海疆治行第一”。
1、谋国与恤民之互动
作为一位深受人们爱戴和颂扬的清官,除了杰出的为官政绩、淡泊名利和自甘清贫的高尚品德外,陈瑸对待百姓的一片无私的仁爱之心更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恤民是陈瑸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陈瑸出生在当时属于穷乡僻壤的雷州半岛南海岸边,堤防失修,自小深受灾难煎熬,对黎民疾苦念念不忘充满关心。雷州城曾有一家失火,姓刘的知府亲自带人扑救。这本是值得赞誉之事,但陈瑸知道这位知府对修建海堤漠不关心,便给他写了一封信,有意不赞赏他的行为,他写道:“某以为雷民灾于火者十之一,而灾于水者啻千百户也!”敢于这样提醒一府之尊,其胆识就来自爱民。上书雷州知府没有效果,陈瑸知道是因为自己人微言轻,直到当了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才直接给康熙皇帝递上奏本,获得批准并拨款后,他又将自己在巡抚任内应得的五万两俸银悉数捐献修堤。可见,陈瑸披肝沥胆地奔走操劳,图的并非博取飞黄腾达的政绩,而是为了他时刻不能释怀的为民情结。陈瑸向康熙写过一个奏本《十月上疏》,阐述了十条施政大纲,其中六条直接带有“民”字,即使不带“民”字也都是为了人民,陈瑸的爱民,令人动容。这种锲而不舍地为民执政、为民谋利的精神,堪称典范。《台湾府志》也称他是一位“知谋国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的杰出清官。从为民的愿望出发谋治国之策,又通过施政达到为民的目的,互动互进,这就是杰出政治家陈瑸的执政特色。
2、创建安定和谐社会
任何地方都会有矛盾,任何地方官员都会遇到聚众闹事之类的棘手问题,就看如何处理,从中常能分出高下来。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陈瑸调任台湾知县。清廷收复台湾后,战乱始平,人心不稳,加上酷吏当政,急敛暴征,致民不聊生。陈瑸一到台湾,就深入民间,明察暗访,询问百姓的疾苦,奖励耕织,发展经济。在此之前,高山族与汉族的矛盾殊为尖锐,当政者对少数民族长期采取歧视的政策,将他们鄙称为“生番”,引发族群闹事此起彼伏,从不间断。陈瑸主政台湾后,对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实行优抚政策,“革宫庄除酷吏,恤番民”。为了振兴文教和敦化台湾风俗民情,陈瑸又多次捐出自己的官俸和养廉银,修建了许多学宫、朱子祠和文庙等教育基础设施。几年后,台湾政局渐趋稳定。宰相李安溪认为陈瑸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书向皇帝推荐,陈瑸被提升为四川学政。离任时,百姓万人夹道,挥泪道别,频呼“青天”。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台湾再次发生民变,巡抚张伯行认为陈瑸在台湾任知县的时候,清廉能干,百姓非常爱戴他,便打破惯例,向朝廷推荐他当台湾厦门兵备道。张伯行在奏章里特别强调:为四川省找一学政容易,为台厦道物色一个适当人选难。康熙同意张伯行的观点,下旨任用陈瑸为台厦道。台湾的闹事老百姓看到当年清廉爱民的父母官陈瑸又回来了,纷纷卖掉兵器,买回耕牛,安心生活,不再闹事,动荡的局面终于安定下来。
3、政令保障经济而行
清代的行政长官除收税以外,没有明确规定负有发展经济的责任。但陈瑸由于时刻关注民生,用很多精力引领他治下的百姓发展生产,繁荣经济。陈瑸深知台湾作为岛屿,发展经济必须打破自我封闭,开通台湾海峡、密切两岸关系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台湾海峡长期以来海盗猖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给两岸来往造成严重的障碍。陈瑸自担任台湾厦门兵备道道员开始,就千方百计地防御海盗,为两岸商船保驾护航,到他担任福建巡抚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御寇护航的措施。陈瑸在延续和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方面的历史功勋,可谓光耀千秋。
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台湾当时土地资源丰富,开荒垦殖是挖掘潜力最有效的办法。陈瑸主张,招徕仅一水之隔的福建漳泉等郡居民至台湾耕食凿饮,安居乐业。耕地增加,粮食丰富之后,陈瑸又考虑到要防止不法商人利用岛内和大陆的粮食差价投机倒把,确保岛内居民仓实食足,禁止贩米出海。同时又要防止台湾粮食过剩糜烂造成浪费,适当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从驾驭经济的游刃自如中,可见陈瑸过人的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