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曾问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就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以分清是非;“偏信则暗”,就是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必然会受到蒙蔽。魏徵为了向唐太宗说明这个道理,曾在问答中列举出历史上许多值得借鉴的史实。“上古之人曾说过,凡事都要征求割草打柴的老百姓的意见。在尧和舜当政时期,广开四方之门,招揽天下的贤人,为的是看见民间的疾苦,听见民间的呼声,做到下情上达,天下无壅塞。由于执政者对天下的大事无不知晓。像共工和鲧这类奸佞之人,再巧言令色也不会有市场;秦二世幽居深宫,亲近小人而疏远百姓,偏信宦官赵高,结果出现了‘指鹿为马’的怪事,直到天下大乱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骄奢弄权的朱异,结果是侯景兵围台城,终于困饿而死。隋炀帝偏信唯诺取宠的虞世基,使得天下大乱,国破身亡。照此说来,人君只有广泛地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使下情能够上达,大臣要想堵塞或匿情不报也是不可能的。”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徵的这番议论铭刻于心,深知自己身处九重之内,难于遍知天下之事,也就不能独断天下之务,为此,提出了“君臣共治天下”的主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从贞观年间魏徵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徵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杰出的谏官代表,忠心辅国,犯颜直谏,获此殊荣,名实相符,当之无愧。因此,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有“帝王人镜”一说,而世人则把魏徵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
魏徵进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很多。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二是质量上乘。魏徵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点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魏徵谏言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箴言警句,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为邦本、本固国宁”等,已成为我国广大民众使用频率很高的经典语汇。三是谏技高超。魏徵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但也不是不讲方式方法,一味地顶撞和冒犯皇帝。在长达17年的岁月中,魏徵之所以屡谏屡胜,而唐太宗能够言听计从,与魏徵善于进谏,能把道理讲清说透有很大关系。魏徵进谏,寓贬于褒,有理有节,善于因势利导,常常运用表扬的方式达到帮助皇帝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
魏徵一生为官清廉,满腹经纶,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创建了“贞观之治”,被誉为“千秋金鉴”。死后,亦不愿浪费国家钱财,按其遗愿从简治丧。魏徵身为朝廷重臣,又深受唐太宗赏识,可谓位高权重。然而,魏徵一生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堪称楷模。史书记载,魏徵既不偏爱声色犬马,也不喜聚珍宝古玩,只是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图书典籍和名家墨宝。古人讲究“寿终正寝”,意思是年老病死后,灵堂要设在家中正屋正中的房间,以示善始善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魏徵病重的时候,家里居然简陋得连个正厅都没有。辞世之后,唐太宗欲按一品官的规格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经他的妻子裴氏夫人再三辞谢,始才作罢。李世民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殁,吾失一镜矣。”魏徵安邦治国的雄才大略,刚正不阿、犯颜直谏的高尚品格,体恤百姓、不徇私情的清廉形象,千百年来被后人广为传颂、研究、借鉴和敬仰。
魏徵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政论家,还是一位功绩卓著的历史学家。在魏徵所有著述中,有一本书特别值得一提,它几乎影响了唐太宗一生,那就是贞观初年奉命主编的《群书治要》。这部书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晋代末年,既有明君治国的经验,也有昏庸败政的教训;既有忠良辅国的故事,也有奸臣欺主的实录。全书65部50余万字,堪称史学巨著。唐太宗读后爱不释手,如获至宝,指示抄给文武百官,相互传看。唐太宗曾对魏徵说,朕读《群书治要》明白了为君、施政、用人、治国的道理。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而自以为能,最终丧命于匹夫。说明帝王也一样,任性放纵、恣意挥霍、信任奸佞、疏远忠良,只要沾染上其中一件,必然亡国,这都是你的功劳。李世民曾反复告诫群臣“君贪必丧其国,臣贪必亡其身”,就是从《群书治要》一书所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悟出的,无论是君王还是臣子都必须遵循的廉洁奉公的基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