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外交篇-鉴真 慈悲弘佛法,诚信传扶桑

中华诚信故事[电子书]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初冬的扬州城照旧是歌舞升平,大运河里仍然是百舸争流,大明寺的钟声听起来更加浑厚而邈远了。这天,大明寺来了好几个风尘仆仆的日本僧人。原来,他们是日本遣唐使的成员,专门到中国学习律学,由道航法师介绍来拜谒名重江淮的律学高僧鉴真。

为首的两个日本僧人叫荣睿和普照,见过鉴真,便开门见山地说:“佛法传入我们日本国也有一百八十年了,如今更是如日中天,但是苦于没有得过真传的传戒师去传法,所以一直不能正规地受戒,僧众都担心自己的虔诚得不到认可,所以对传戒的大德望眼欲穿呐。我们到扬州来,就是请大和尚您推荐传戒师,到我们国家弘扬佛法,整顿戒律。”

鉴真一边听着荣睿和普照恳切的言辞,一边不住地点头,答应派人去日本。鉴真召集众弟子,动员他们去日本:“我曾听人说,南朝的慧思禅师去世后,托生在日本做了王子,大兴佛法。又听说日本有位长屋王子,做过一千件袈裟送给中国的僧众,并在袈裟上绣了四句诗,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由此看来,日本是个与佛法有缘之国。现在人家专程来请,你们有谁愿意去日本做传戒师的吗?”

庙堂内一片寂静,好一阵子都没人吭声。“师父,我听说日本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国度,到那里要渡过汪洋大海,一百个人中也难得有一个能过得去的,常言道:‘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还是……”一个叫祥彦的弟子鼓起勇气告诉鉴真他们不想去的原因。鉴真又问了一遍谁人愿去,大家都赶紧低下头。庙堂里又是一阵沉默。

鉴真站起来,神情很是严肃。他面向释迦牟尼的坐像,双手合十,庄严地说:“传法事大,浩瀚沧海,何足为惧。出家人应把性命置之度外。你们不去,那就让为师亲自去吧!”弟子们一听,个个都羞愧万分,最后纷纷表示愿意跟随鉴真一同赴日。荣睿、普照一听这话惊喜万分,他俩做梦都没想到鉴真会亲自带领弟子们去日本,兴奋得连忙向众僧作揖合十,向释迦坐像跪下叩拜。

但是,东渡日本,并非易事,唐朝对渡海出国限制很严,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渡海既要储备大量粮食,又要打造船只,鉴真安排道航和尚主管这些事情。为小心起见,鉴真他们对外只说是给天台山国清寺送供奉,又弄到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手书。扬州仓曹李凑是李林甫的侄子,他看了李林宗的手书,便同意他们打造船只。到了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春天,万事俱备,只是开航的日期定不下来。因为东南沿海的海盗活动十分猖獗,无论公船还是私船,一律劫掠。

这时还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与荣睿一块来到大明寺的僧人中,有一个叫如海的高丽(今天的朝鲜)和尚,特别热心东渡日本,为的是尽早修得正果。而道航考虑到这次去日本,如果要完满地传授戒法,就需要学识精深的僧人和能工巧匠。他觉得如海除了坐着念经,别的一概不会,就实在没必要在船队里耗一个位置。如海渐渐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不对,从别人的谈话口气中,他觉察到自己被排除出渡日队伍了,愤恨之余如海便去官府控告道航和日本僧人与海盗勾结,预备了船粮,准备到城里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官府派出大批捕役把道航和荣睿等人抓起来审问。幸亏鉴真东渡传法的真相没被泄露,所以道航矢口否认与海盗有任何勾结,船粮是准备去天台山国清寺用的,而且有李林宗的手书作证。事情弄清楚了。如海因为诬告,被打了六十大板,勒令还俗。但船只和粮食都被没收了,辛苦了半年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荣睿和普照十分懊丧,总不能两手空空回到日本呀,只怕鉴真和尚经此挫折,已经打消了去日本的念头。当时有不少人都灰心丧气,陆续离开了扬州,像道航那样积极的人也回了长安。但当他俩在大明寺见到鉴真的时候,这些顾虑就被一扫而空了。鉴真说:“不必发愁,东渡传法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向佛祖和众弟子许下的宏愿,我一定想办法实现传法宏愿!”

鉴真下决心再作渡海准备,他出巨资向岭南道采访使刘巨鳞买了一条军用船,还招募了八十五名能工巧匠,其中有画师、绣工、玉器匠、木匠,还有精通雕刻、镌碑的。已经年过半百的鉴真梦想着在海那边的日本建起无数庄严的寺院,把慈悲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异国的土地。他把要用的东西尽量带上了,除了大量食品外,还带了大量的佛教绘画、塑像、经书,以及袈裟和宗教法器等物,另外还有六百余斤各种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