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和银豆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电子书]

河西河西:即河西走廊,在甘肃省西北部,自古是通新疆的要道。地方,有一座大石山,名叫铁柜山。老人们传说,铁柜山下宝贝多。可惜,抓山鸟累死了,支山石压碎了,宝贝再难出世了!

我们就讲讲这个故事:

从前,铁柜山边,有老两口,没儿没女,在山前荒滩上挖了一块小菜地。老两口辛辛苦苦,搭茅屋,修小渠,养鸡鸭,种菜蔬,过着勤劳孤苦的生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老两口一年比一年衰老了,精神气力,越来越不行了,种地下苦下苦:干活。,更加艰难了!缺吃少穿的日子难熬,无儿无女的孤单寂寞更难熬呀!

“唉!我们有个儿女多好啊!能帮妈妈看鸡,能帮爹爹种菜,就是我们往后死了,也好有个亲人抬埋!……”老两口时常这样感叹着,念叨着。

没有马勺榆木削,没有火炉黄土捏;可是啊,人没有儿女,再想再盼也没奈何!

老头儿的腰驼了,腿弯了,走路行动不便了。有一回,出门摔了一跤,碰落了一颗牙齿。他把这颗牙齿,埋到菜园里,说:“这是我身上掉下的骨血,种到土里吧,也许能扎几条根根,生一株苗苗!”

老婆儿的眼花了,手硬了,做活劳动笨拙了。有一回,切青菜,刀刃一拐,连肉切下半片指甲来。她把这片指甲,也埋到菜园里,说:“这也是我身上的骨肉,种到土里吧,也许能发出芽芽,开朵花花!”

春雨浇、太阳照,菜园里的种籽发芽了。白菜的嫩芽芽出土了;芹菜、茄子、辣椒的嫩芽芽出土了;豇豆、黄瓜、葫芦的嫩芽芽出土了;在老头儿种下牙齿的地方,在老婆儿埋下指甲的地方,也各有一苗嫩芽芽长出来了。一苗芽芽粉红,一苗芽芽翠绿,瓜不像瓜,豆不像豆,胖乎乎的,旺生生的,连务了一辈子菜园的老头儿,也识不出这两株小芽儿到底像什么蔬菜果木。老两口又稀罕,又疑惑,他们说:“这怕真是咱老两口的骨血变成的,好好护着它吧,看它能长成什么苗?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

早松土,晚锄草,水浇足,粪上饱,这两株稀奇的芽芽啊,一天长得比一天高了。

红芽芽长了八尺八,蔓蔓爬上葫芦架,生绿叶,开黄花;黄花落了,结了一个大金瓜!

绿芽芽长了三尺三,长长的秧秧南墙上牵;开的什么花?粉红花;结的什么果?银豆角;豆角有多少?只有一个;什么样儿?像弯弯的月牙儿。

二月发芽,三月生叶,四月开花,五月结果,六月、七月,金瓜儿熟了,银豆角饱了。老两口,选了一个日暖天晴的好日子,拿上筐箩,提上篮子,走进菜园,一个来摘金瓜,一个去采豆角。老头儿走到瓜架下,还没有动手摘哩,金瓜自己落地了。老婆儿走到豆秧前,还没有动手采哩,豆角自己离秧了。瓜儿落在地下,一分两半,瓜壳篓里,睡着一个憨墩墩的胖娃娃;豆角离开豆秧,裂开口儿,豆角皮皮里,躺着一个嫩生生的俊女儿!老两口一见,大吃一惊,丢下筐箩、竹篮,回头就跑。只听后面,一对儿女连声叫:

“爹爹,爹爹你莫要怕,我是你的亲娃娃!”

“妈妈,妈妈你莫惊疑,我是你的亲女儿!”

声音响当当,叫的那么亲热,那么甜蜜!头一声“爹爹!妈妈!”叫得老两口儿站住脚;第二声“爹爹!妈妈!”叫得老两口儿回了头;第三声“爹爹!妈妈!”叫得老两口儿喜笑颜开,望着笑眯眯的一对儿女,忍不住心里欢喜!老头儿走上前,抱起金瓜里的男娃娃。老婆儿走上前,抱起豆角里的小女儿。

老两口儿挨着儿女粉嫩的脸蛋儿,亲了又亲,亲了又亲。老花的眼睛里,流下了欢喜的热泪——他们怎能不欢喜啊!孤苦伶仃半辈子,忽然得了一双儿女!

儿子哪里来?金瓜秧上结下的,女儿哪里来?豆角里头生成的。老两口给取下名儿,哥哥叫“金瓜儿”,妹妹叫“银豆儿”。

俗话说:只愁生不下,不愁长不大。转眼几年,金瓜儿、银豆儿都长大成人了。

金瓜儿帮爹爹种菜,人儿虽小,本领不小;栽葡萄,种果木,园里的蔬菜一片绿,把个破破烂烂的小菜园,作务成齐齐整整的花果园。春种秋收,不用爹爹再操心。

银豆儿帮妈妈管家,手脚儿勤,心眼儿灵。管家理事比人能。南山打柴,西河担水;碾下的米,珍珠黄,磨下的面,雪花白,又养鸡鸭又养鹅……一家中事,无论大小,她安排得样样周到,不用妈妈再操劳。

儿女长大了,衣食丰足了,一家儿欢欢乐乐,过上了好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