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故事-东南沿海抗倭寇

国史(中华故事全书)[电子书]

“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国的称谓。“倭寇”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强盗集团。十四世纪日本在南北朝时期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进行走私、抢劫,我国明朝和朝鲜因此而大力加强海防。在明永乐年间经过打击后,倭寇势力衰减。但到十五世纪时,倭寇在日本封建地主的支持下,势力又强。到明朝嘉靖初年,倭寇焚掠宁波。明政府下令停止贸易。到十六世纪中叶,倭寇势力猖獗,他们杀害江浙军民数十万人,东南沿海受害深重。

倭寇侵扰的报告不断传入京城,嘉靖皇帝得报后,特令臣下派得力将领赴东南沿海抗倭。

巡视浙江都御史王呦虮部推荐一员勇将俞大猷,兵部予以采纳,授以俞大猷备倭都指挥之职,复任宁(宁波)台(州)诸郡参将。俞大猷到任后,改进明军边防,征调和修建大批战船,招募熟悉水性的民工,经过训练,作为水军骨干。同时修造大量内河战船,船上装置标枪、火药、铅弹等,遇倭入侵,放倭入内,再将海船封锁海口,堵住敌人归路,围而歼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在王咧富酉拢俞大猷率精兵夜扑普陀山倭寇老营,纵火烧毁敌寨,重创倭寇,余寇仓惶逃命。次年,俞大猷升任副总兵。

不久,倭寇又卷土重来,他们纠集二万余众,屯聚松江柘林地区,与明军抗衡。该地地势险要,临山傍水,战舰出入自由,进可攻,退易守,是易守难攻之地。朝廷得急报,派张经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主持抗敌事宜,并任命俞大猷为苏松副总兵,替代汤克宽指挥明军剿寇。

俞大猷率部火速赶到抗敌前沿,他拜见张经,献计说:“敌强我弱,并据有利地形。若强攻,就算能小胜敌寇,充其量不过将他赶走,难以聚歼。不如先取守势,占据倭寇入海要道,牵制倭寇有生力量。然后派兵迂回到敌后,再断其归路。待援兵赶到,便可全线出击,一网打尽。”

张经从其计,命俞大猷、邹继芳、汤克宽兵分二路,屯守金山卫、闵港、乍浦三处,按兵不动,随后火速调永顺、保靖军队增援此地,联合进剿敌寇。待援军赶到,便迅速出击,合围倭寇于王江泾。倭寇腹背受敌,遭受重创,欲从海上逃遁,又被截断退路。经激战,倭寇全线崩溃,被斩杀二千人,还有许多人被海水溺死。此后,俞大猷成了倭寇十分畏惧的战将。

就在王江泾大捷这一年,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从山东调入浙江防倭。戚继光,字元敬,祖籍山东东牟县(今莱芜)。父亲戚景通,文武双全,为人正直,对戚继光要求严格。戚继光十七岁时,父亲病亡,他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五岁已升任署都指挥佥事,负责整个山东沿海防卫。戚继光从小目睹倭寇对沿海人民的残酷蹂躏,对倭寇的野蛮行径刻骨仇恨,对民众遭遇尤为同情。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荡平倭寇,拯黎民于水火之中。他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戚继光被调到浙江后,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他见明军不堪一击,便不顾反对意见,以“杀贼保民”为号召,到义乌召募民兵。王如龙为首的农民武装,应募从军,一些战斗力较强的地主武装也归顺这支队伍,戚继光组成了一支以农民和矿工为主体的四千多人的新军。

戚继光根据江南地多沼泽,不像北方那样“方列并驱”,又结合倭寇惯于以重箭、长枪作战等特点,创造一种特别战阵,称为“鸳鸯阵”,以训练新军。“鸳鸯阵”综合各种兵器于一个战斗小组。以十二人为一队,最前者为队长,次二人持牌(长圆各一),次二人持狼筅,次四人持长枪,次二人持短兵器,最末一人为炊事的火军。新军以火器、弓箭作掩护。遇倭作战,敌进入百步内,始发火器击敌。六十步之内,再发弩箭射敌。敌再进,便用鸳鸯阵冲杀。鸳鸯阵是与倭寇进行短距离肉搏的战斗组合,其队形可以根据地形、敌情等变化,由一队分为两伍,叫两方阵,还可以再变为三方阵,以有效杀敌。经戚继光三个月的严格训练,作为一支劲旅,投入战斗。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台州一带,此时戚继光正驻守宁海。他得到消息后,令所部昼夜兼程,赶到台州城。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