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故事-北京保卫战

国史(中华故事全书)[电子书]

于谦的傲然正气,屡遭王振嫉恨。王振曾经指使人诬告于谦,关进监牢,要判他死罪。山西、河南官民得讯,纷纷联名上书朝廷,请求释放于谦。王振慑于民望,只得宣布他无罪,官复原职。后来,于谦调赴北京,担任兵部侍郎。

英宗亲征前,于谦极力谏阻,未被采纳。当下,他反对南迁、力主坚守的意见得到跫爸诔嫉脑尥。当时,京师的精骑劲旅在土木堡覆没后,所剩十万多人大多为老弱病残之辈。面对危局,于谦经跖准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城的运粮军,全部调往京城。他亲自筹划部署,加强防守,人心才稍安定。跎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委以抗战全部责任。

在朝廷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招致奇耻大辱的罪魁祸首王振被抄家灭族,王振侄儿王山等爪牙被愤怒的官员打死在殿廷上。主战派进而提出,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须有较为明智的成年皇帝。众臣联名上疏,请跫椿实畚弧M聊颈变后一月,皇太后同意朱祁钰即位,是为景帝(代宗)。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改明年为景泰元年。景帝登基,当时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也先俘获英宗时,原以来奇货可居,想利用英宗要挟明朝割地赔款,不料明朝又立了一个皇帝,手中的王牌变成了一张废纸。

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于谦估计,也先定然不会罢兵。不出所料,九月,瓦剌军队已在围攻宣府,步步逼近北京。一些边关守将纷纷弃关逃跑。于谦面对危局,首先提拔重用坚持主战的大臣,分遣驻守居庸关、紫荆关等隘口要塞。接着,又赦免一批虽犯有罪,但很有军事才能的人,以补充率兵将领,让他们戴罪立功。兵力不足,他号召“军民报效杀敌”,从民间广招壮士;武器不够,令工部日夜锻造,同时下令从南京调拨武器。短短月余,便征兵二十余万,调入大批武器粮食。于谦还下令严肃军纪,明令立功受奖,逃亡受罚,于是士气大振。京城的东直、西直、德胜、安定、朝阳、阜城、正阳、崇文、宣武九门,都分布重兵把守。在于谦的努力之下,北京城森严壁垒,众志成城。

十月初,也先挟持英宗,率军大举进犯中原,声称要夺回“大都”,企图逼明朝南迁京城。瓦剌军队兵强马壮,来势凶猛,尽管明军早有准备,但终因弱不敌强,紫荆关、白羊口等要塞关隘相继被攻破。也先挥师入关,直指北京城。强敌兵临城下,明朝危在旦夕。面对强敌,主将石亨主张尽闭九门,坚壁以避敌锋,其他将领也随声附和。于谦力排众议,正言厉色道:“决不可灭己志气,长敌威风,只有和也先正面交锋,才能挫其锐气!”他亲自披甲持枪,陈军德胜门外,迎击瓦剌军主力。于谦身先士卒,临危不惧,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包围北京,主攻德胜门。他们把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让明军主将亲眼目睹,企图以此要挟明军放下武器。这厉害的一招并没有使于谦退却,于谦针锋相对地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也先见手中的王牌完全失灵,就下令攻城。

北京保卫战开始了。在德胜门指挥的于谦令总兵石亨率兵伏于民间空屋,又命一小股骑兵为先锋,跃马直冲瓦剌军。接着,佯装败退。也先见明军败下阵来,立即指挥千军万马发动总攻。隐藏在城楼之上的神机营,按照于谦命令,待敌军迫近,突然发射火炮,一团团火球呼啸着直射敌群,瓦剌军死伤无数。石亨乘机率伏兵杀出,截断也先退路。明军前后夹击,瓦剌军损失惨重。也先匆忙率军折向西南,企图从西直门攻入北京城。早已守候在西直门的都督孙镗见敌军来到,立即率军迎战,两军相遇,短兵相接,展开大搏斗,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西直门城楼上的明朝官员见自己军队出战不利,赶紧击鼓放炮,为孙镗助战。石亨此时也领兵从北面赶来参战,瓦剌军被明军团团围住,被打得大败。当明军与瓦剌军激战之时,土城老百姓也纷纷爬上屋顶,以砖石为武器,铺天盖地般投击敌人,喊杀声震天动地。以后数日,也先虽几次发动攻城,都因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每战皆败。也先本想挟持英宗,逼明朝城下议和,捞取金银财物,岂料一个子儿未捞到,反而折损了许多人马。又听说明朝各路援兵快到,恐被切断归路,于是,又押着英宗匆匆撤围西去。于谦指挥明军乘胜追击,夺回瓦剌军沿途掳获的许多百姓和财物。

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于谦立下大功,景帝赐他一座豪华府第,可于谦坚辞不受,他说:“时下国难当头,我怎能贪图个人享受?”景帝深为感动。

明朝边疆和京师力量的增强,使也先无隙可乘,而明朝又识破瓦剌以英宗相要挟的阴谋,拒绝议和,也先无计可施,认为留着英宗反成累赘,为恢复与明朝的互市,也先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送回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皇帝被外族掠去,又无条件送回,这是首次。英宗回到北京后,当个名誉太上皇,幽居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大病,卧床难起。大臣徐有贞、石亨趁机发动政变,又将英宗扶上皇帝宝座。英宗复辟后,废景帝仍为酢@史上称这次宫廷政变为“南宫复辟”。病中的景帝被迁到西宫,没过几天便死去。有人说是被害死的。

英宗复辟成功后,帮助复辟的徐有贞、石亨都曾受到于谦斥责,便趁机打击报复。他们诬蔑于谦阴谋迎立襄王(英宗叔父)的儿子为太子,定为“谋逆”死罪。英宗本来认为于谦有功不忍杀害,徐有贞阴毒地说:“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于是英宗意决。

于谦本人被害,家人发配边地充军。抄家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原来,于谦平时生活俭约,居室仅能遮风蔽雨,别无长物。在那多事的岁月,他宵衣旰食,常常寝于值房不归家,是真正的铮铮汉子,耿耿忠臣。正如他生前抒怀诗所言:

碎骨粉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