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故事-元末红巾军大起义

国史(中华故事全书)[电子书]

也先帖木儿又失败了,中书右丞相脱脱亲自率兵征讨刘福通义军。脱脱此次进兵不直接与刘福通主力作战,而是先攻徐州城的芝麻李、赵均用领导的义军。徐州芝麻李义军惨败,刘福通如同失去了一只有力的臂膀。这时,地主武装公开树旗与红巾军对抗。脱脱用封官许愿的办法让地主武装为朝廷服务。这样,外有元朝正规军队征讨,内有地主武装作乱,刘福通义军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幸好这时张士诚在今江苏高邮湖畔发动了盐丁起义,将大部元朝正规军吸引过去了。

公元1355年二月,刘福通找到了韩山童的妻子杨氏和儿子韩林儿。刘福通等红巾军首领便在亳州城西北二里的地方建了一个明王台,正式拥立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定为“大宋”,年号“龙凤”。小明王委任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元帅,朱元璋为左元帅。从此,红巾军便采用龙凤年号,在名义上已是“大宋”政权军队的一部分了。

红巾军立了小明王,成立大宋政权,并扬言“直捣幽燕之地”、“重开大宋之天”,元顺帝妥靥睦尔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应予消灭。于是,顺帝急派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儿都噜率大军征讨。公元1356年农历三月,答失儿都噜父子纠集了元在河南的全部兵力,向“大宋”政权所在地亳州发动进攻。刘福通率红巾军英勇抗击元军的进攻。两军在亳州城外展开了一场厮杀。刘福通挽弓将元军主帅答失儿都噜射伤。主帅负伤,元军退去。此后,元军乘虚攻占太康等城镇,红巾军损失达数万人,连最初起义的首领罗文素也牺牲了。刘福通化悲痛为力量,总结经验教训,决心同元军进行外线作战。他命李武、崔德向西攻打潼关,进军关中;命毛贵开辟山东战场。李武、崔德迅即攻下潼关,开辟了河南西部战场;毛贵也在山东站稳了脚跟。红巾军通过外线作战,粉碎了元军对“大宋”政权的进攻,红巾军也同时壮大起来。刘福通率义军先后攻占邓、许、洛四州及黄河以北的覃怀(今河南沁阳)之后,红巾军已发展到三十余万人。

公元1357年农历六月,刘福通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三路北伐。东路军由毛贵率领,占山东,取河北,主攻大都。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率领,攻打山西,配合东路军的行动。西路军由李武、崔德率领,攻打陕西,牵制元军。红巾军将士们高唱“天不怕,地不怕,一定要把皇帝拉下马”的战歌,投入了战斗。中路军进入山西,其中一支出沁州(今山西沁源),连克辽州(今山西左权)、潞州(今山西长治)、冀宁(今山西太原)后,北出长城,横扫大同等塞外诸州,攻下元上都开平,后又转战辽东,攻占辽阳,东抵高丽。西路军进军关中,陷兴元(今陕西汉中)入凤翔,后转战四川、宁夏。东路军由山东北上,连下沧(今河北沧州)、清(今河北青县)、长芦镇后,又一举攻克济南,攻下蓟州(今河北蓟县)、僦荩ń窈颖毕愫幽希、柳林(元朝行宫,今北京通州南),直逼大都。同时,刘福通也率兵一部转战黄河南北,于公元1358年五月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小明王韩林儿和“大宋”政权的官员也迁来这里。攻克汴梁,是红巾军的全盛时期,此时已控制了中原及北方许多地区。红巾军把元朝统治区拦腰切断,使之南北隔绝,元朝失去了主要的财政来源,从而加速了元政权的溃灭。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