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故事-爱国志士文天祥

国史(中华故事全书)[电子书]

文天祥在牢房里写了一首五言长诗《正气歌》,表达自己反抗元朝统治的思想感情,歌颂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上许多忠君爱国的英雄义士,决心向他们学习,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决不屈膝投降。在《正气歌》序言中,文天祥列举了他所处的恶劣环境,有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交逼,但却不能侵害他,因为他有天地之正气!他在诗中写道,大河、山岳、太阳、群星、志士仁人,是秉赋正气而生的,而一切丑恶的东西包括无耻的卖国贼,秉赋的则是邪气;两种气在不断斗争,而正气必然压倒邪气!《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同时,文天祥还开始编辑自己的诗集,定名为《指南录》。他在诗里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元朝诱降文天祥的目的始终没有达到。文天祥在给元朝官员的回答中宣称,他所想得到的是五件事,就是剐、斩、锯、烹、投于大水中。他不打算自杀,自杀没有意义了。文天祥坐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发生了农民起义。起义领袖自称是宋代皇室的后裔,聚集几千人,号召大家打进大都,救出文丞相。这一下,使得元朝统治者人心惶惶。在1282年十二月初九,也就是文天祥被囚禁了三年零两个月之后,元世祖决定杀害文天祥。

这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文天祥被带出监狱,押往京城柴市的刑场。刑场上围观的百姓成千上万。元朝的官员对围观的百姓说:“文丞相是宋朝的忠臣,大元皇帝想请他做宰相,他不愿意,所以只好按照他的要求,赐他一死,他不同于其他的死囚。”并问文天祥:“丞相现在还有什么话吗?如果有话,可以立刻回奏皇上!”文天祥回答说:“死就死吧,有什么可说的!”这时候,文天祥问旁边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指给文天祥看了,他朝着正南方拜了几拜,端端正正地坐下来,对监斩官说:“我的事结束了。”随后,文天祥慷慨就义。

这一年,爱国志士文天祥年仅四十九岁。

行刑后,人们发现文天祥的衣带中有自赞的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从这首衣带赞和在狱中写的许多诗文中,可以看出文天祥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在民族斗争中,他的坚定不移的立场,正如他自己所说:“凛烈万古存。”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