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氏家庭也是东晋的名门望族。东晋中期之后,这个家族的成员多出任上游荆州重镇军政长官。而荆州对于长江下游建康朝廷的安危至关重要。东晋永和之初,桓温出镇荆州。他西上灭蜀、北上伐关中、进兵洛阳、讨击前燕,屡建奇功,声势夺人。桓温入建康朝廷担任大司马这一显职,实际掌握了东晋政权的命运,生杀予夺,由他说了算。桓温死后,桓氏家族声势不衰。到了东晋后期,桓温之子桓玄崛起。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时为江州刺史的桓玄领兵西上,打败荆州兵,杀了荆州刺史殷仲堪,取而代之,并从此向建康朝廷发难。
桓玄夺得荆州,仍领江州,成为二州刺史。接着,他又安排他的兄弟桓伟去做雍州刺史,让从侄桓振在京畿侨郡淮南郡担任太守。桓玄自谓拥有东晋田地三分之二,上书司马道子,显出不臣之心。于是,司马道子决定讨伐桓玄。结果,桓玄率荆州兵顺流而下,直逼京城,推倒司马道子,开始独揽朝政,时在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次年,桓玄代晋而立,国号为楚。
桓玄的篡逆行径,引起晋王室及忠于司马氏的方镇将帅的合伙反对。京口是东晋野战军北府兵的据点,讨桓玄的方略计划在这里形成。后来成来刘宋开国之主的刘裕,这时起到重要作用,他与北府兵将领刘毅、何无忌等秘密商议用兵,讨伐桓玄。元兴三年(404年)三月,刘裕率京口北府兵攻入建康,桓玄提前逃离,向西流窜,并将贬置于浔阳的晋安帝挟持到江陵。刘裕部署军事,派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刘裕之弟)等率军西上追讨。讨伐军未到江陵,桓玄便为手下将领刺杀并枭首示众。
这一祸乱史称“桓玄之乱”,也称“伪楚之乱”。桓玄死后,他的从侄桓振不甘失败,乘江陵城乱作一团时逃出,躲到华容浦(今湖北潜江市、监利县之间)一带藏身。有人向他编造消息说,桓氏集团残余分子重新占领京城建康及江州治地浔阳,而西上江陵的讨伐军已中途溃败。桓振听了信以为真,立即“聚党得二百人,袭江陵”。攻陷江陵后,桓振斩了杀害桓玄的两位将领,骑马径至被挟持而来的晋安帝行宫,质问安帝,高喊桓升(桓振之子)何在。听说桓升已被处死,便对晋安帝吼叫:“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灭若是!”并想当场杀了晋安帝以泄愤,被人制止才罢手。桓振一时得势,竟口出狂言,埋怨死去的从伯桓玄:“公昔不早用我,遂致此败!若使公在,我为前锋,天下不早定也!”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正月,刘毅等所率讨伐军逼近荆州境,桓振挟持晋安帝出屯江陵城东三里处的江津戍以抵抗刘毅诸军。结果,刘毅诸军直取江陵,桓振无处驻足,只得四处逃窜。讨伐诸军护卫晋安帝离开江陵东下,桓振又一次袭取江陵,兵败被斩杀于阵。
东晋朝廷任命权臣出任重镇之守,形成藩镇与晋室平分天下的局面。仅仅由于各大族间势力相对平衡,互相牵制,东晋才得以度过屡次危机,勉强维持了数十年。
在此种情况下,东晋政权只能苟安江南,无力进复中原。本来东晋政权建立后,北方深受少数民族贵族蹂躏的广大汉族民众及南方民众,曾对它寄予希望,指望它能够保卫江南,并通过北伐,统一全国。也有许多有志之士如祖逖,曾率兵进行过北伐。但因东晋腐朽及内部世家大族彼此间争斗,致使一些本来有希望的北伐,也都相继以失败告终。
到了东晋末年,门阀世族更加腐朽。他们拼命兼并农民土地,无休止地增加赋役,使得世家大族“有田万顷,奴婢千人”,而广大贫苦农民则“流亡相属”、“人不堪命,叛为盗贼”。终于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发生于东晋统治的中心地区——长江下游三角洲,斗争地区一直伸延到珠江流域,前后十多年时间,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最后虽然失败,但腐朽的东晋王朝也于此后不久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