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修筑都江堰

国史(中华故事全书)[电子书]

人们将一个个装着鹅卵石的大竹篓沉到水底。江中的篓石越积越多、越垒越高,就像坚固的大坝,屹立在江心,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岛。远望去,又像一条大鱼,鱼头朝着岷江的洪流,破浪而上,把岷江分为两条水道,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分水鱼嘴”。修了这个分水堰后,内江的水量增大了,可以灌溉更多的农田,一年四季不断流。为了保证夏天水涨时内江水量不致过大,李冰父子又率众人在分水鱼嘴和离堆之间修了一条“飞沙堰”。堰身全部用篓子装石堆筑,堰顶比堤岸低。这样,内江水太大之时,就会自动在堰顶漫过,减缓激流,流入外江,免除水患。

李冰还叫石匠凿成三个石人,立在江水中,使内江的水位保持在不低于石人脚、不高于石人肩的位置上,用此办法来观察水量的变化。此外李冰还在内江东岸,今灌县县城西南附近凿开一个“宝瓶口”,使内江水沿着沿岸许许多多支渠流入成都平原,形成了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

李冰认为,要彻底解决岷江水患,必须清除被泥沙沉积而淤塞的河床。于是他规定,每年霜降时节,要进行一次掏江整治。为了方便掏挖,李冰集思广益,采用杩槎断水法,使江水断干。杩槎是用三根六至八米的大木杆扎成的三脚架。掏江时,将杩槎插入江中,每个杩槎下面用装有石头的竹笼子卡住,许多杩槎连在一起,在逆水的一面绑上竹席,再糊上粘土,便成了一道临时挡水坝。每年用杩槎截断外江,让江水全部流入内江。外江的沙挖完后,再截内江,修整内江河床。每年掏江清理河道,泥沙沉积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长期兴修水利的实践中,李冰还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深掏滩”、“低作堰”,这刻在内江东岸石壁上的六个字,就是李冰归纳出来的。“深掏滩”,是说必须将河滩掏挖深一些,以保证水流畅通;“低作堰”是指分水堰不能筑得太高,以保证发大水时发挥分洪作用。

都江堰的建成,消除了岷江水患,方便了航船,便利了灌溉,使当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造福于子孙后代。

李冰除在四川兴建都江堰外,还围绕岷江的治理,疏通了沱江、洛水、青衣江和三来江,还凿盐井,开陂池,为四川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四川人民也一直怀念李冰,尊他为“川祖”,并在都江堰建成了一座“二王庙”,里面设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唐代诗人岑参客居成都时,多次参观都江堰,将李冰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相比,认为李冰的功绩在大禹之上。

上一页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