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楼赋

百年百篇经典游记[电子书]

那么,为什么这两座并不富丽堂皇的楼却享有那么大的名声呢?大观楼仅建于清代,历史并不久远;岳阳楼的历史要比它早得多,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年代相距如此之远似乎不可同日而语。我倒觉得正因时代的不同,沧桑的变迁,人事的更迭,才显出这两座名楼的威力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究其缘由,不在于外形的巧装打扮,位置的奇特险峻,建筑的高矮大小,而在于它们深邃的内涵,和它们给人间展示的是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志向。阿房宫可谓富丽堂皇千古绝有,“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甚至渭河流水的高涨滑腻,原是因宫女抛弃脂粉水之故;烟斜雾横,原是焚烧椒兰的香火。这是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的罪恶形象,刚刚建立就命运不佳,被人们焚之于灰烬。“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留了个臭名昭著。而时任安徽知县刘禹锡的一座很鄙陋的房屋,长满了苔痕草色,还时常受凄风苦雨的袭扰,却美名不翼而飞,激励人们的志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此声望全赖于这里产生了名震千古的不朽之作《陋室铭》,多少年来,它激人发奋,一直成为学生的必读之课。由此而想,我更感到这大观楼、岳阳楼却有非凡的神采和巨大的功力。这就是范仲淹为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所邀而作的《岳阳楼记》。此记自然有对封建统治者的忠君之言,但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被视为千古雄文。试想,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代,“古仁人”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矢志不渝地忧国忧民,是何等不易啊!这些名言,至今不是还在激励我们子孙后代吗!我想,这里络绎不绝的游者,并非都是为古建筑而来,那从小就在课文中背会的范文正公的名句,倒是一鼎吸引他们心神的磁石。同样,我在大观楼前看到的情景也无不如此。“海内长联第一佳者”,不仅完美无缺地写出了大观楼前的景物,而且从云南历史写起,有力地抨击整个封建制度,使人洞察生活的底蕴,触摸时代的脉搏。虽然“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他们费尽移山心力,但“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孙髯更尖锐指出:“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而他们所赢得的,只不过是“只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作者多么真实地写出了封建统治者的败落及其悲凉的情感。历史不正是如此吗?范仲淹虽然有登斯楼“宠辱皆忘”,但也难摆脱宦海风波的恶劣气候和险恶的社会环境而痛遭官场的倾轧。他们的感叹、追求、遭遇、嘲弄,成为一面清晰的镜子,有谁不触景生情,奔驰起对是非的深思。

感谢古代的志士仁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精深的盖世名篇,陶冶着世代儿女。千古雄文垂壁,古今第一长联悬门,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虽遭历史战火的毁坏,却不绝于世,后人宁捐资募款也重雕修饰,可见其精神的所在。

山不在高之论,又油然涌上心头。若不是范仲淹的名篇在此,若不是孙髯翁的奇对在此,恐难有千里迢迢而来的游者。自然,名楼的湖光也美,山色也美,水花也美,绿树及其龙腾鱼跃、鸟语花香也美。但这些岂能是名楼的精英!岂能是名楼的风骨!它们的真正的美,是先贤为永葆它们的生命和青春而赋予它们的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城府,教你看后可纵贯古今,笼盖四野,悟出做人应恪守与追求的信念。

名楼为人增志才是真正的名楼。贫莫贫于无志,贱莫贱于无才。愿徒有空名而无益于人的楼阁,也可从岳阳、大观的络绎不断的敬仰者中悟出些什么,也谱一曲传世的绝唱。

上一页 1 2 页
  • 下一篇 避雨万石岩
  • 上一篇 华山谈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