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许多物理性质。这里介绍两点:一点是声波在空气里是沿直线前进的,并且具有一定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左右。利用这一点可以测量距离。据后魏的《水经注》上记载,四世纪时有个建筑师名叫陈遵,受命建造江陵金堤。为了测量某高地的高度,他命一人在高处打鼓,另一人在低处测听,然后由声速×时间=距离的关系,算出了高度。据说那结果还相当准确,出色地完成了筑堤任务。西方利用同样的原理搞声速测量,是1636年法国人默森做的,比起我国这位“陈工程师”来,要迟1300年左右。
声波的另一物理性质是反射。反射回来的声波传入耳朵,就叫做“回音”,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有的回音效果很特别,譬如我国江西省弋阳县的圭峰,风景优美,是个游览胜地。那里有个名叫“四声谷”的山谷,游客高喊一声,可以听到四次回音。据说在英国牛津郡的一个山谷里,放一枪,竟可以听到三十多次回音。这些特殊的回音现象为山川增色,招引了更多的游客。但这毕竟是大自然的恩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却以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巧夺天工,利用声波的反射原理,造出了建筑声学里光彩夺目的丰碑——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天坛建造于十五世纪初年。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高约六米,半径约32.5米。围墙内有三座建筑物,靠北边围墙2.5米处的一座叫“皇穹宇”,原来是封建皇帝用来祭扫的地方,此外还有两座长方形建筑物。如果某乙把耳朵贴近围墙,某甲在相距45米左右处紧贴围墙向北对乙说话,听起来十分清楚,好像说话的人就在身边一样。如果乙也贴着围墙向北对甲讲话,甲同样能听得非常清楚。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整个围墙砌得整齐光滑,适于反射声音。甲或乙的声音,只要是贴着墙发出的,就往往会满足所谓“全反射”的条件。在此情况下,连续反射的声音沿着围墙一条折线,一直保持着跟原来差不多的能量,传到对方的耳朵里,所以听起来仍很清楚。而实际上它已经几经周折,绕过了100米以上的途径呢!
三音石是位于围墙正中央的一块石头。在皇穹宇通往围墙南大门的石路上,从皇穹宇的台阶下来,往南数第三块石头即是。据说站在三音石上鼓掌一次,可以连续听到“啪、啪、啪”三次回音,所以叫做三音石。而实际上,如果用力鼓掌,听到的回响就不止三次,可能多达五六响。究其原因,是因为三音石正好处在围墙的中心,掌声等距离地传到围墙,又等距离地被反射回来,在中心点合成为第一响;接着再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围墙后又“弹回来”在中心点组成第二响;如此往返不停,便能听到第三、第四响等等。当然,声波的能量会逐渐消耗,所以五六响之后,剩下的声音就微弱得人耳觉察不出来了。
说到圜丘,它是一个由青石建成的圆形平台。它的基层占地很广,最高层平台离地约5米,半径为11.4米。除了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外,四周全用青石栏杆围住。说是平台,实际上并不平,台面的中心略高,向四周微微倾斜。如果有人站在台中央叫一声,他本人听到的声音就比平常听到的要响亮;若是两人对谈,也会有同样感觉。这也是反射的结果。原来由台中心发出的声音,碰到了石栏杆,一部分被反射到栏杆附近稍有倾斜的台面上,再由台面反射到台中心。因为时间短促,回声和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耳朵分辨不出,就觉得比平时要响得多。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其所以具有如此奇妙的声学效果,决不是偶然的。古代建筑师们从选材到造型都考虑了声学上的原理。譬如圜丘,全部采用青石和大理石砌成,因为这两种材料对于声音有优良的反射性能。又如回音壁,不但整个围墙砌得整齐光滑,构成为优良的声音反射体,而且皇穹宇和整个围墙的大小比例以及所处的位置,都是精心设计的,使得只要甲发声,对围墙甲点的切线来说,入射角小于22°,声波就总是被围墙连续地反射,而不受皇穹宇的散射。又如圜丘台面的倾斜度必须合理,才能得到良好的增强音响的效果。这些都是建筑声学上的创造,因而使天坛更加增辉,成为驰名中外的罕见的建筑物。
(选自《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