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品种为什么会退化

百年百篇经典科普[电子书]

刘中宣

一种庄稼的优良品种,要是年年都不注意选种,就把它播到地里去,它原有的长处,就会渐渐地不见了,产量会逐渐减低,品质也会变差。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品种退化”。

优良品种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呢?原因很复杂。不同的庄稼,不同的栽种条件,发生退化的主要原因,也就不完全一样。

根据育种家们的研究,品种之所以发生退化,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打场、运输、加工、收藏和播种的时候,把一种品种的种子,同另一种品种的种子,搅混在一起了。等到把这些种子种到地里去以后,原来的优良品种就由于混杂而变坏了。由这种原因造成的品种退化,叫做机械混杂(机是机器的机,械是机械的械)。它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目前很多庄稼的优良品种之所以发生退化,多半是由于机械混杂所引起的。不管什么优良品种,一旦发生了机械混杂,再想使它变纯起来,就比较麻烦了。虽然可以用田间选穗和去杂去劣等办法来补救,但是,这样既费工、又不可能作得很彻底。所以最好是事先防止混杂。在各种农活当中,不管是种、是收,是运输、打场,还是加工、收藏,或是浸种、播种,都要严格防止把品种搅混了。不同的品种,还应当分开地段,设立留种地,作到单收、单打、单藏。

品种退化的第二个原因是串花,也就是一个品种在开花时期,有时候会和另一个品种自然地传粉杂交,产生杂种,这叫做自然杂交。自然杂交产生的杂种,繁殖上几年,就越变越多,越变越杂。特别是棉花、玉米等经常异花授粉的作物,很容易发生自然杂交。如果一种品种的种子,同另一种品种的种子混杂了以后,种在一块儿,串花现象就会更加普遍,品种就会退化得更快。

怎样防止由串花造成的品种退化呢?主要的方法是,划出一块专门用来留种的地,离开种别的品种的地远一些来培育品种,减少它们自然杂交的机会;同时,也要防止品种之间的机械混杂。

品种退化的第三个原因是病害的影响。比如“碧蚂一号”和“农大183”这些小麦品种,原来都是能够抵抗锈病的,现在却都抵抗不住锈病了。为什么原来能抗病的品种,会变成不能抗病的品种呢?原来,这是由于引起小麦锈病流行的病菌发生了变化的缘故。也就是说,原来的病菌变成了一种新的类型的病菌了,它们从外表看起来,好像同原来的病菌一样,可是它们引起发病的能力却很不相同。这样,对原来流行的那种锈病病菌有抵抗能力的小麦品种,对于新的类型的锈病病菌,就不一定能够抵抗得住了。这种由于病菌的变化,使一个抗病的优良品种,变成不能抗病的情况是经常有的。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能够抵抗许多种类型的病菌的新品种,或者是创造一套能够分别抵抗不同类型的病菌的一批新品种,以便替换着用。

品种退化的第四个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不好引起的。比如一个棉花良种,连年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栽培,产量就会逐年减低,品质也会越来越坏。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任何一种庄稼或优良品种,它所具有的为人们所要求的各种有利性状,像棉花良种的棉桃大、衣分率高、纤维长等,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按照人们的意志培育和选择出来的。这些性状的发育,都要求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果自然环境不好,栽培技术不良,就将得不到发展,当年就会表现出棉铃变小、衣分变低、纤维变短、种子变轻。这种表现,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良种退化的标志。因为今年种子的发育好坏,可以影响到明年的产量和品质的。如果连续多年的既不加强管理,又不进行选择,那么这一品种的种子的发育情况将会越来越坏,性状不良的植株将会逐渐增多,品种的优良特性将会逐渐丧失。这是良种退化的又一个原因。

下一页 第 1 2